宁河大地石榴红 ——和政县2023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4-02-06 10:43:51     来源:法治甘肃网

2023年,和政县不断积极营造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创建氛围,纵深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十进”创建活动,坚持学习宣传民族政策法规,使“四个与共”“五个认同”的思想深深扎根于全县各族群众心中。

弘扬传统文化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2023年,和政县持续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建成并投入使用民族团结主题广场和文化长廊,大力实施“沿太子山旅游大通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长廊、大南岔民族团结进步旅游观光长廊、牛津河流域和陈家集库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长廊”四个长廊建设,打造乡村振兴、民族团结进步双示范村,评聘第一批和政县民族团结进步形象代言人,进一步扩大创建工作参与度和影响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根植各族干部群众心灵深处。

为积极探索创建形式、创新载体、搭建平台,和政县组织实施了“石榴杯”河砚凝真情 翰墨写华章——“中国梦·石榴情”河砚捐赠、“传承红色基因 共同团结奋斗”和政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书画展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石榴杯”系列活动。在全县各中小学校广泛开展文艺汇演、演讲比赛、作文竞赛、黑板报比赛等活动,积极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促进各民族语言相通、人心相融。

同时,和政县大力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法治思维,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突出主线意识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和政县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工作的主线,深入研究挖掘体现各族群众交融的考古实物和文化遗存,充分展示各族群众交融汇聚的历史。

一年来,和政县围绕民族团结进步“十进”创建工作的目标任务,通过加强教育培训、营造工作氛围、开展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不断培育和分类打造示范典型,以点带面、多点开花、全面铺开,纵深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和政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被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省民委命名为第二批“甘肃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三十里铺镇、城关镇西关村、县税务局被命名为全省第八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

和政县在和政五中、龙泉小学设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石榴籽”工作室,打造松鸣岩、法台山、滴珠山公园、蝴蝶谷为“文旅+民族团结”融合发展示范景区,在全县3A级以上景区全面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景区”活动,不断加强宣传,使旅游景区成为引领各族群众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互动平台,成为宣传民族团结理念、接受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洗礼的有效载体。

推动共同富裕

着力打造互嵌式社会结构

2023年以来,和政县在实施城乡总体规划和西关村、龙泉村等9个棚户区改造等项目中,注重加强各族群众相邻而居、交错共居的嵌入式引导,实现各族群众同村社共小组、同社区共单元,并打造鸿瑞社区、南关社区为互嵌式社区,形成各民族交错散居的民族分布格局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嵌入式社区生活模式。同时,各乡镇把创建工作向家庭、岗位等社会细胞延伸,真正实现全面动员、全员参与、全域覆盖、全力推进、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的示范创建格局,有力促进了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迸发出强大的创建活力。(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马进军)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