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宁伟
今年以来,临洮县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司法建议的社会治理“啄木鸟”作用,就审理执行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乡镇街区、县直部门、行业组织、金融机构等发送司法建议。截至目前共制发司法建议53件,发出司法建议数居定西全市法院第一,实现了“办理一案、治理一片、规范一方”的社会效果。
有的放矢
助行政机关依法履职
“我局收到你单位司法建议书后,办案民警高度重视,立即汇报分管领导,现由我局法制大队牵头组织全体民警对相关内容进行专题学习……”
“你院做出的司法建议已收悉,康某某在有第三方责任人赔偿的情况下报销医疗费用,涉及数额较大,我局已将此案移送临洮县公安局依法查处……”
临洮县法院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不断提升司法建议的能动性、精准性、规范性、实效性,助力行政机关依法履职,针对案件审理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相关单位提出司法建议,以司法建议为纽带,促进法院和行政机关互动交流,服务县域社会治理。
截至目前,针对医保报销、养老诈骗、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的监管、房地产公司在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向公安局、司法局、医疗保障局、税务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等10余部门发出20份司法建议书。
源头发力
促行业领域规范管理
“感谢法院为我行提出的宝贵意见,我行10月20日专门召开会议要求及时调整网点柜台的服务工作,开通绿色通道办理紧急公务。同时要求全体客户经理积极学习相关法律知识…… ”10月23日,某银行客户经理送来司法建议回函时对法官如是说。
10月中旬,临洮县法院干警因一起案件临柜提取刑事案件财产型执行的款项,发现某银行未设立公务人员执行公务的绿色通道,致使公务人员在执行过程中浪费了宝贵时间。鉴于此,临洮法院向某银行发出了司法建议。
临洮县法院秉持“发出有回音,落地见实效”理念,针对在审判实务过程中发现的行业共性、苗头性问题,在做到“抓末端,治已病”的同时努力实现“抓前端,治未病”。 截至目前,共向行业监管部门、涉案行业单位发出司法建议19条,为促进行业规范化提供了有力的引导和支持。
精准参与
化矛盾融入基层治理
“治标为先,治本为要,标本兼治” 。如果把个案的审理比作治标,那么凝聚着法律智慧和经验的司法建议便是人民法院参与社会治理的治本“良药”。为推进类案源头治理,临洮县法院向5个乡政府、4个乡镇综治中心、4个村委会、1个学区发出司法建议14份。一份份司法建议,一次次能动探索,夯实着社会治理的底座。
“司法建议不是简单对有关单位‘揭短找茬’,而是为发现的社会问题‘把脉开方’,督促社会治理主体改进工作和规范行为。”临洮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左向阳在给某乡镇发送司法建议时这样表示。临洮法院将不断加强司法建议的精准性和可操作性,善用、活用司法建议这一柔性制度,切实以司法建议“小切口”做好推动社会治理“大文章”。
责任编辑:王昱璇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