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通渭法院审结一起违反缓刑监管规定的刑事案件,依法裁定撤销帮信罪罪犯刘某的缓刑,对其收监并执行原刑罚。
刘某因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通渭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其缓刑考验期限为2023年6月24日至2024年6月23日。判决生效后,即交付其户籍地执行,但在缓刑考验期内,刘某无正当理由不按规定时间报道,执行机关以其违反相关法律规定,书面建议撤销其缓刑,收监执行原判刑罚。
经法院审理查明:刘某在缓刑考验期内,无正当理由不按规定时间到社区矫正机构报道,已超过一个月,且多次联系无果,公安机关亦对其行迹查无下落。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七条第二款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五百四十三条的规定,依法裁定撤销对罪犯刘某宣告缓刑一年的执行部分;对罪犯刘某收监执行原判有期徒刑八个月。
在案件审理时得知,原来刘某因受境外“高薪就业”诱惑,在犯罪团伙的组织下,偷渡缅北,虽经家属多次联系劝导,但其仍拒绝回国。后在国外吃尽苦头,终于认清“高薪就业”背后的陷阱。最终,在家属和公安机关的多方努力下,才安全回国。
近期,所谓的境外“高薪”“捞金”“钱景”等诱惑层出不穷,并已致许多人上当受骗。境外不是致富天堂,千万擦亮双眼。广大群众切莫轻信谣言,受高薪诱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偷渡出国(边)境,否则极易身陷险境又触犯刑法。求职就业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市场中介机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等,通过合法的方式工作劳动,谨防“捞金”骗局。(张超)
责任编辑:王昱璇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