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李志强
通渭县常家河镇是著名的“山楂小镇”,山楂产业园是远近驰名的产业基地和旅游胜地;李家店乡则因气候土壤光照等自然因素,成为金银花的富产区。
今年以来,通渭县人民法院李店人民法庭找准服务大局定位,立足司法审判职能,积极打造侧重于产业服务的“山楂法庭”,助力地方山楂和金银花特色产业发展,司法护航乡村振兴。
坚持“挺非在前” 让解纷更高效
李店法庭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构建“特邀调解+审前调解+民商事速裁”的“2+1”矛盾纠纷快速化解机制,3个乡镇综治中心、59个村委会、2个示范调解室和法庭5名法官干警、1名特邀调解员最大限度汇聚合力,通过“诉前调解+小额速裁+简案快办”的分流模式,推动辖区95%以上的案件快速调处,对于目前案件量不是很大的涉产业纠纷更是全部通过“调解+速裁”方式办结。
优化工作举措 让服务更便民
李店法庭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积极梳理当事人在立案环节存在的材料不全、文书格式错误等影响立案的问题,通过电话咨询、微信联系和提前预约等方式,深化“立案最多跑一次”工作机制。持续优化诉讼服务,安排专人热情接待来访群众,耐心解答咨询相关涉诉问题。针对农村当事人法律知识欠缺的实际,全面开展权利义务告知、诉讼风险提示及法律知识宣讲等,引导群众依法维权。充分发扬“马锡五审判方式”优良传统,积极开展巡回审判,不断推广“车载法庭”“田间法庭”和“炕头法庭”。
深化联企互动 让普法更精准
李店法庭坚持“有事必登门,无事不打扰”原则,通过走访互动和以案释法的方式,向企业发放联系卡、建立微信交流群,印制《企业经营中的风险提示》,为企业针对性讲解劳务用工、合作社分红、产品销售等方面的法律知识,引导企业规范经营,助力农户增强法律意识。
责任编辑:王昱璇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