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筑牢道路交通安全防线——天水公安交警扎实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改纪实

发布时间:2023-08-25 10:48:34     来源:甘肃法治报

强化隐患风险排查整治

天水各级公安交警部门对照全市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改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和工作责任清单,对今年以来排查整治的各类隐患进行逐项实地核查,推动风险隐患常态排查、动态清零,特别是将久抓不治的难点问题集中上报,并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单位,推动落实属地责任、部门责任,推动齐抓共管、落实整改。严格落实机构监管“三到位”,联合相关部门持续走进车辆检测机构、驾驶人培训学校等企业,开展安全大检查,指导企业用好大数据平台推送的风险评估报告,形成整改合力。严格落实“限道、限速、限距”措施,要求所有施工路段“台账清、底数明、措施实”,督促相关部门和施工企业落实安全警示防护措施。

强化勤务部署路面管控

紧盯违法突出、事故易发的重点路段、时段,最大限度把警力和装备摆到路面,严管严查严防严控,切实营造浓厚的整治氛围,让群众听得到、看得到、感受得到。围绕“百日行动”重点整治十类交通违法,结合暑期特点和本地实际拓展整治范围,强化旅游包车、长途货车、危化品运输车、农村面包车等重点车辆“三超一疲劳”、农村“两违”等突出违法行为查控。针对严重疲劳驾驶、涉嫌“两违”、驾驶人涉证高风险车辆,严格落实预警查缉机制,科学动态调整战法,灵活调动警力安排,提升预警拦查效率,提高执法管控效能。

强化宣传教育精准提示

认真策划组织夏季整治“百日行动”专题宣传,立体展示行动成效、成果。突出警示教育,用“身边事”警示“身边人”。持续开展“五大曝光”,定期公布突出违法车辆、高危风险企业、终身禁驾人员、事故多发路段,增强警示震慑效果。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交通安全“美丽乡村行”巡回宣讲,发动农村“两站两员”、用好农村大喇叭,用“家常话”普及法律知识。围绕暑期旅游、未成年人出行、酒驾醉驾等主题,充分发挥高速公路服务区、公路沿途电子屏等出行场景宣传提示“第一阵地”作用。锚定易引发较大人员伤亡的面包车、客货运输车辆驾驶人,集中通过手机短信、12123APP推送进行“点对点”宣传提示。

强化“一盔一带”安全守护

紧盯电动自行车头盔、汽车后排乘车人安全带两个“减量”重点和营运客车安全带一个“控大”难点,积极采取宣传引导、行业示范、源头管控、执法查纠等有效措施,加快补齐工作短板,提升安全防护水平。结合日常抽检和事故调查,加强头盔佩戴率、安全带使用率和安全防范效果监测评估,挂牌督办活动力度小、佩戴使用率低、安全防范效果差的落后辖区,推进全域工作稳步提升。

强化指挥调度压实责任

牢固树立“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各级公安交警部门主要领导牵头抓总,分管领导加强专项谋划、调度指挥,协调解决好复杂问题。支队指挥中心发挥道路交通中枢大脑作用,狠抓视频巡查工作,常态化开展分析研判和指挥调度,明确各自工作职责,最大限度汇聚警力,确保上下贯通,步调一致,确保交通警情及时处置,确保安全隐患及时消除。支队每天派出督导组深入一线,对各县区“百日行动”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推动各项工作部署落实落细落到位。

强化队伍管理暖警爱警

大力宣传交警辅警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着力展示交警辅警保路畅民安的担当作为和生动实践。深入各直属大队执勤点开展慰问活动,关心关爱民警,落实爱警暖警、防暑降温措施,坚持激励和约束并重、严管与厚爱结合,要求各大队按规定配齐用好安全防护装备,合理安排警力,保障必要休息时间,确保警力及时得到休整。

AQY E天水交管配图1(25059726)-20230825094741


责任编辑:王昱璇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