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政治站位 在服务大局中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建设
陇西县检察院始终把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作为检察机关服务大局的重大政治课题和重要民生课题,深入具体抓、持续强力推,全力答好助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政治题”“发展题”“民生题”。一是深化认识,抓组织领导。服务民企权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一直是全省检察机关服务中心大局的重点工作之一,促进优化营商法治环境是检察机关服务保障大局的有效载体。陇西检察院党组成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以及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等专项行动办公室,组建涉民企专业化办案团队,成立跨部门综合履职办案组,为企业发展提供精准高效的司法服务。连续三年联合县工商联制定出台服务民企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细化干警联系民营企业走访名单,确保联络对接精准、服务保障精准。二是建立机制,抓工作推动。为提高涉企案件办理质效,建立涉民企案件会商登记工作机制,凡涉民企案件,案件承办人第一时间将起诉意见书报送专项行动办公室审查后,报送主管领导同步审查,在案件结案前,专项办与承办人会商提出处理意见,根据处理意见层报上级院审核,坚决杜绝机械执法、就案办案,确保涉民企案件依法审慎处理。三是督考一体,抓责任落实。按照省市院考评要求,将服务民企权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纳入重点工作业务考核指标,明确考核导向,用具体考核指标量化评价工作成效,以督促考,督考联动。针对重点指标每月组织业务部门负责人召开业务分析推进会,逐人盯对、逐案评析,用数据说话,用指标评价。涉民企立案监督等重点指标连续多年在全市检察机关占比最大,考核最优。
强化法律监督 在全面履职中平等保护民营经济发展
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用“事实、行动、数据、案例”说话,坚持依法打击不手软、全面保护不缺位,做好涉企案件实体和程序双重保障,营造稳定公平可预期的营商法治环境。一是落实平等保护政策,依法审慎办理涉企刑事案件。对破坏市场经济秩序行为坚决说“不”,依法严厉打击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盗抢骗”、欺行霸市、合同诈骗、职务侵占、挪用资金、侵犯知识产权等刑事犯罪,及时为民营企业追赃挽损、恢复商誉、保障权益,为诚信守法经营界定可预期的边界线。贯彻落实涉企司法政策,树立“审慎、谦抑、善意”司法理念,严格落实最高检服务和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11条执法司法标准,保障民营企业发展。二是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全面加强民事行政法律监督。针对涉企民事行政监督难问题,全面加强对民事生效裁判、调解书和审判、执行活动的法律监督,切实为维护民营企业提供更好更优更实在的民事检察产品。在办案过程中,加大对涉民企债务化解等民行申诉案件审查力度,从原审判决事实认定、证据采信、法律适用等方面着手,结合申诉企业的申诉理由全面审查,提出有理有据的建议,取得良好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三是推动办案与监督融合,深化涉企公益诉讼实效。坚持在办案中监督、在监督中办案,针对民营企业和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存在的经营不规范、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等问题,向相关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办理的陇西县某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刘某某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一案,针对侵害不特定消费者合法权益问题,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在诉请支付三倍惩罚性赔偿金的同时,将食品安全监督触角延伸到动物源性食品安全,聚焦源头治理,向县农业农村局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全县兽药经销商规范经营。该案被省检察院评选为“公益诉讼检察服务幸福美好新甘肃”典型案例。
坚持能动履职 在改革创新中大力提升服务民企质效
坚持创新能动履职,进一步拓展检察机关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新载体。陇西县检察院立足执法办案实际,细化实化工作举措,通过开展企业合规、对接走访企业、推开公开听证等工作,将监督办案与制度机制建设、促进社会治理统筹推进、同步开展,服务保障民营经济质效进一步提升。一是推进企业合规改革,释放制度保障红利。陇西县检察院成立领导小组,组成企业合规改革工作专班,会同县工商联、县司法局等八部门联合成立陇西县涉案企业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管理委员会,出台《陇西县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实施办法》。对符合适用条件的非法经营、违法发放贷款、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等案件,经层报省市院审核把关后,对甘肃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开展企业合格审查,督促企业负责人足额支付拖欠的农民工报酬,制发检察建议,帮助企业建立《用工考勤管理制度》,督促涉案企业在建筑业资质审查、施工安全管理、用工管理及制度建设四个方面,堵塞管理漏洞,完善经营管理。后经调查评估,对企业负责人、相关管理人员等做出不起诉决定。为做好企业合规案件办理“后半篇文章”,有效促进行业治理,先后与县人社局联合召开“两法”衔接座谈会,举办建筑行业专场合规法治讲座及合规管理业务培训,联合县劳务办举办建筑行业企业合规专题培训,相关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重点风险人员合规经营意识明显提高。同时,通过开展“合规回访”回头看活动,继续对企业进行提醒警示,充分发挥“以案促改”效应,实现“办理一起案件、扶助一批企业、规范一个行业”的良好效果。二是推进涉企案件公开听证,提高司法公信力。严格听证程序和听证规范,对符合公开听证条件的涉企案件进行公开听证,在接受外部监督的同时,就民营企业如何面对经营困境、做到合法经营进行释法说理,提出意见建议,提升办案质效。三是对接走访民营企业,提升服务保障水平。联合县工商联持续开展“维护民企权益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细化工作举措,筛选重点企业,推动省检察院部署的“千人进万企”活动走深走实。2020年以来,共组织干警150人(次)走访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1000余家,深入企业开展法治宣传和警示教育活动,发放《企业民商事法律风险防控指引》等宣传资料9200余份,指派检察官深入企业开展专题调研座谈会15场次,听取企业对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帮助查找和管控自身风险,引导企业增强防范风险、守法经营、依法维权能力。举办“送法进企业”“检察开放日”活动30场次,制发风险防控社会治理检察建议2份,结合办理的典型案件,从企业常见犯罪风险提示和防控角度,有针对性的开展普法宣传,引导企业家守法经营,促进企业完善内控制度。
责任编辑:王昱璇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