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隔空猥亵儿童?红古检察:从严惩治!

发布时间:2023-05-15 08:55:59     来源:法治甘肃网



法治甘肃网·通讯员(王兴娜)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依赖网络,甚至很多未成年人,也是人手一部手机,沉溺于网络,在社会经验不足,辨识能力较差的情况下,导致很多未成年人,在网络聊天的过程中,遭到“隔空猥亵”的侵害。

案件速递:2019年12月至2022年4月,被告人包某某(系成年人)以满足个人性刺激为目的,通过其名下昵称为“可可*”的某短视频平台账号,将自己伪装成12岁的女性儿童,利用该平台私信功能,与多名陌生女性儿童私聊淫秽话题,向多名女性儿童发送隐私部位图片及视频,并诱骗多名女性儿童拍摄个人隐私部位照片、视频供其观看。
      在审查逮捕阶段,红古检察对犯罪的基本事实和证据进行审查后,从快作出批捕决定;针对网络犯罪案件取证难度大、被害人分布范围广的特点,提出了具体详细的继续侦查意见,引导侦查人员找准侦查方向,为提起公诉打好基础。在审查起诉阶段,注重审查证据的真实性和关联性,形成有力的证据链条。在庭审当中,公诉机关以被害人为单元,分组出示相关证据,再结合相关被害人陈述,全面展示了犯罪过程和社会危害性,取得了较好的庭审效果。针对被告人包某某专门以未成年人为犯罪对象,诱骗手段隔空猥亵多名儿童,社会危害性高,公诉机关提出了有期徒刑八年的量刑建议,经红古区人民法院审理,采纳了公诉机关的量刑建议,判处被告人包某某有期徒刑八年,判决作出后,包某某息诉服判,一审判决现已生效。


红古检察普法时间: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一批指导性案例》:猥亵儿童罪是指以淫秽下流的手段猥亵不满14周岁儿童的行为。在网络环境下,以满足性刺激为目的,虽未直接与被害儿童进行身体接触,但通过QQ、微信等网络软件以诱骗、胁迫或者其他方法要求儿童拍摄、传送暴露身体的不雅照片、视频,行为人通过画面看到被害儿童裸体、敏感部位,是对儿童人格尊严和心理健康的严重侵害,与实际接触儿童身体的猥亵行为具有相同的社会危害,应当认定为猥亵儿童罪。


检察官提醒:
       由于未成年人身心发育不成熟,自我防范保护意识较弱,而网络空间违法犯罪手段更具隐蔽性、迷惑性,监护人应加强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意识方面的教育。
使用网络时,不要随意添加陌生人,不要轻信陌生人,不要随意透露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不要将自己的隐私照片、视频发给陌生人。要在家长在场时或经家长同意后再进行网络交流,同时,无论在网络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危险时,一定要第一时间向家人、老师、司法机关求助。

责任编辑:王昱璇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