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司法局:创新法援审批机制 提升便民服务效能

发布时间:2023-05-08 12:16:15     来源:甘肃法制报

张掖市司法局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减证便民”、转变政府职能工作,切实推行告知承诺制度,从制度、机制层面积极解决群众办证难、办事慢、效率低等问题,取得良好效果。

加强制度建设 简化办理流程

2020年3月,该局率先对法律援助申请中经济困难证明事项开展告知承诺试点工作,制定《申请法律援助证明事项告知承诺书》,印发《法律援助服务指南》《证明事项告知承诺书》等制式表格并在法律援助窗口公布,明确实行告知承诺制事项的受理条件、审查方式和期限等。畅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实施当场受理、当场审批、当场指派律师的“三当场”工作机制,实现法律援助“群众只跑一次”的目标。

让群众少跑腿 让数据多跑路

为实现“农村一小时城市半小时”法律援助服务目标,方便群众办事,该局借助“12348”“12345”服务热线和“张掖市公共法律服务”微信公众号,提供热线电话与网络视频法律服务,让困难群众申请法律援助触手可及。在简化法律援助申请手续、方便困难群众申请法律援助的同时,还提供上门服务,进一步提高案件申请效率和法律援助服务水平,真正实现了“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

加强信息核查 建立惩戒机制

该局引入承办人监督机制,对所有法律援助承办律师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如发现申请人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要求及时报告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由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对申请人家庭经济状况开展核查核实工作,经核查核实认定申请人存在个人诚信承诺不实行为的,由法律援助中心根据案件所处不同阶段作出相应处理。首先是终止本次法律援助;其次纳入法律援助“黑名单”,并向市县区其他法律援助机构通报,申请人再次申请法律援助时,不再适用经济困难个人诚信承诺;另外通过经济惩罚,根据案件办理情况,依法责令不实承诺申请人支付已实施法律援助的费用,并处罚款;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形成承诺机制 维护群众权益

法律援助告知承诺制是创新法律援助审批机制、提高服务效能的重要举措。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已办理经济困难承诺制案件30余件。告知承诺制的推行,真正打通了法律援助的“绿色通道”,切实解决了群众“办事难、多头跑”的问题,同时大大减少了申请人的办事成本,提高了办事效率,维护了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实现法律援助审批从“减证便民”向“无证便民”的转变。  (陈建华)

责任编辑:王昱璇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