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永昌县人民法院紧紧围绕全县高质量发展大局,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深入践行能动司法理念,创造性地推出了能动司法“四项套餐”,以多元调解、上门送达、巡回审判、法治宣传等能动司法服务,在依法履职和服务大局之间找到了联动的纽带。2022年全院共受理各类案件5932件,同比下降22.96%,以“能动司法”来“抓前端、治未病”的效果逐步显现。
以司法导航 护企前行
该院通过开通涉企诉讼“绿色通道”,为企业提供低成本、高效率解纷路径,积极运用政策考量、利益平衡、和谐司法等司法方式,妥善化解涉企纠纷案件1673件。充分发挥司法的主观能动性,想企业之所想,制定《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方案》,延伸审判职能,设立涉企纠纷“法官联系点”,编发涉企案例选编,累计组织干警入企走访百余次,主动上门“号脉问诊”,及时摸排矛盾,给企业当好“法律参谋”,促进企业规范经营、降低经营风险。
以司法蓄能 保稳促治
为全面推进电信诈骗专项整治,该院积极参与县域社会治理,主动沟通协调,助力打造矛盾纠纷联调、重点工作联动、突出问题联治的基层治理格局,以末端惩治和源头防控双管齐下,共审结“套路贷”、非法集资、电信诈骗等相关案件13件21人,积极采取送法入户、普法讲座、案例推送、旁听庭审等方式,加大防范电信诈骗犯罪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防范意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调解先行、诉讼断后”的多元化解纷机制,设立特邀调解工作室,完善“法官联系点”工作机制,全年实现诉前调解案件1416件,指导基层组织诉前化解矛盾纠纷1284件,以有效的诉调对接,切实减轻了人民群众诉累和法院审判负担。
以司法作桨 助农振兴
永昌县法院开通涉农案件“绿色通道”,不断畅通群众法律诉求渠道。妥善化解各类涉农纠纷案件253件,特别是对涉及春耕秋收等时间节点的案件,以上门立案、就地调解、巡回办案等方式,减轻群众诉累,保证粮食安全。常态化开展“一讲一册一行动”活动,编印惠民法治手册,与辖区各乡镇沟通协调,开展涉农法律法规普法讲座20余次,以调解平台“三进”工作为依托,搭建“法庭+村委会”“法官+调解员”等多途径解纷渠道。
以司法为盾 防化风险
该院坚持把审判职能延伸作为处置金融风险的重要路径,树立与金融风险形势相适应的审判理念,设立金融纠纷调解工作室,完善诉调对接机制,有效提升金融纠纷化解效率。依法审结金融借款、民间借贷等纠纷案件1030件,常态化推进涉金融专项执行,全面推进涉金融不良资产清收工作,执结涉金融案件272件,累计执行到位金额15293.22万元。同时,建立与金融风险特性相匹配的风险苗头识别机制,从金融类案分析入手,通过发出司法建议、召开金融机构联席会议等方式,加强府院联动,共建防范藩篱。
永昌县法院将继续坚持能动司法理念,不断打造工作亮点特色,更好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定分止争、消除矛盾,坚持以高质量司法服务高质量发展。(吕志杰)
责任编辑:王昱璇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