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 甘肃法制报讯(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李洋) 近日,竞买者王某在网络司法拍卖中竞价成功后又悔拍,拒不支付尾款,榆中县人民法院依法扣留其已经缴纳的35万元保证金,并重新启动拍卖程序。
2020年3月6日,榆中县法院在淘宝网司法拍卖平台发布拍卖公告,对被执行人张某所有的位于兰州市城关区的两处房产进行公开拍卖。在4月6日至7日的竞拍周期内,竞买人王某以648.233万元的最高价将上述两套房产竞拍成功。
按照公告要求,竞买人应在竞拍成交后15日内支付尾款。但期限届满,王某仍未缴纳。经案件承办人多次催促,王某以“正在筹款”为由要求宽限付款期限,后来又以“已凑够一套房产的房款正在筹集剩余款”等各种理由拖延支付尾款。案件承办人多次向其解释悔拍的法律后果,但王某仍拒绝支付。5月7日,法院再次向王某书面告知相关权利义务并再次限期要求交付尾款,王某仍拒绝支付。5月25日,榆中县法院依法发布公告,重新启动拍卖程序,对王某缴纳的保证金不予退还。根据相关规定,若重新拍卖的价款低于原拍卖价款造成的差价、费用损失及原拍卖中的佣金,仍由原买受人王某承担。
◎法官说法
网络司法拍卖是指人民法院在强制执行过程中依法通过互联网拍卖平台,以网络电子竞价方式公开处置财产的行为,是一项严肃的司法活动,所有活动参与者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在网络司法拍卖活动中竞买者的悔拍行为,不仅直接损害了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严重影响了法院的司法权威和司法秩序,浪费了司法资源。司法拍卖不同于一般网购和拍卖,在竞拍前要结合自身情况认真考虑是否竞拍,及时了解拍卖相关事项,切不可随意悔拍,以免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