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池倒映山景 花香媲美酒香
——来自甘肃滨河集团产业园区的绿色答卷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瑞军
宽阔笔直的中央大道干净整洁,巨型的酒坛雕塑赫然矗立;园区的林荫道路两旁,999个装满原浆的陶坛列阵整齐;各类苗木花草欣欣向荣,酒香花香弥漫着整个园区……行走在甘肃滨河食品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滨河集团”)产业园区,“水池倒映山景、花香媲美酒香”的美景画面呈现眼前。
6月7日下午,“清洁美丽看河西——2022主流媒体甘肃生态环保行”主题采访团走进滨河集团采访,了解这家企业为改善生态环境做出的努力。
滨河高原生态科技文化创意产业园一角(6月7日拍摄)。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瑞军 摄
早在2015年,滨河集团就积极响应政府的“出城入园”计划,提出了创建滨河高原生态科技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设想,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将原先位于民乐县城的白酒厂和甘州区东郊的葡萄酒厂迁建至张掖市民乐县六坝工业园区。
“我们在原有苗木基地的基础上,从2015年开始建设万亩防沙林带和酿酒原料种植基地,将农林用地和工业用地经科学规划,打造成产业富集,生态发展、科技先行的现代产业园区,实现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滨河集团生产厂长马占鹏介绍说,这里是全国重点防沙治沙区,滨河集团通过不断防沙治沙、改土节水、发展高新技术,开发种植资源,优化经济结构,培育特色增长点,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滨河集团在民乐县六坝荒滩建成的防沙林带有效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昔日“狂风裹挟黄沙、枯草杂生乱石”的戈壁滩如今披上了一件令人欣喜的绿装。
据马占鹏介绍,滨河高原生态科技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总规划占地面积16600亩,总投资25亿元,计划分三期共10年时间建成。在原有绿化生态的基础上,利用戈壁滩丰富的土地资源和祁连山丰沛的雪水资源,科学布局,稳步推进,通过有偿整合、开垦荒地等措施,将产业园的界域东西拓展到3.8千米,南北拓展到4.5千米,总占地面积累计达1.6万多亩。
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总投资60%的投资进度,共治理荒滩16600多亩,既解决了白酒生产部分原材料的自给和后续产业开发的原料储备,又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记者了解到,因拥有大面积植被和独特优美的酿造环境,滨河高原生态科技文化创意产业园于2018年被甘肃省文旅部门评定为4A级旅游景区;2020年被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命名为“森林体验基地”;2021年先后被省工信厅、工信部评定为“省级、国家级绿色工厂”,成为滨河九粮液文化旅游景区又一张生态名片。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