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李维琴)3月20日,记者从省卫生健康委获悉,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年来,我省以基层首诊制度为突破口,通过完善政策、提升能力、下沉资源、优化机制等组合拳,有效促进了基层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
我省先后出台《关于全面推进基层首诊制度落实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明确“三下降三提升”目标:住院次均费用、县外转诊率、县外医保基金支付比例下降,基层就诊率、住院率、群众满意度提升,力争2027年县域内就诊率达90%以上,基层就诊率达65%以上。通过制定任务分工清单、建立季度分析机制,层层压实责任,确保改革方向精准。
我省持续强化基层人才队伍与硬件设施投入,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项目,累计招录11186人,毕业到岗4363人,履约率100%;连续十年培养村医定向生2861名,基层卫生人员本科以上学历占比达52.8%。同时,省市县三级筹资13亿元为87.34%的乡镇卫生院配齐心电图机等设备,93.7%的乡镇卫生院实现远程医疗,“乡检查、县诊断、乡治疗”模式全面推开。全省97.43%的基层医疗机构达国家能力标准,105家建成社区医院,中医馆实现全覆盖。同时,建立“省市帮县、县帮乡、乡帮村”梯次帮扶机制,推动131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县级医院向乡村派驻医师2027名,组建巡诊小分队1136个,实现每个乡镇卫生院常年有主治以上医师驻点帮扶。此外,将所有村卫生室转为乡镇卫生院派出机构,实行“乡聘村用”,医保定点全覆盖。
此外,我省实行差异化医保支付政策,基层医疗机构住院报销比例较二级以上医院提高10个百分点,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项目1111项,明确基层上门服务费128元次。同时,核定省市县乡四级首诊病种目录,将10项重点指标纳入医改监测,引导患者优先选择基层就诊。
随着基层服务能力与政策保障的协同发力,我省基层首诊制度正逐步落地见效,为群众提供了更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为健康甘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