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深化基础教育打好扩优提质“组合拳”

发布时间:2024-01-30 11:36:09     来源:法治甘肃网

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

——我省深化基础教育打好扩优提质“组合拳”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李维琴

  2023年以来,我省围绕办好人民满意基础教育,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着力推动全省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打好扩优提质“组合拳”,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师生和人民群众。中小学“大思政”教育、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师资扩优赋能、“双减”减负提质等一项项改革举措落地开花,一系列教育成果不断显现。

  “今天,看到孩子学会了端正衣冠、学会了写‘人’字,作为家长特别欣慰。”2023年秋季开学,在兰州市七里河区七里河小学教育集团硷沟沿小学举行的一年级“开笔礼”活动中,看到孩子有了小进步,一年级新生家长马伊琍(化名)颇有感触地说。

  “我们不断加快与各分校的深度融合,特别是对农村学校的‘菜单’输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就是其中之一。”七里河小学教育集团理事长、七里河小学校长王俊莉表示,通过集团总校优秀教师帮带、分校相关教师积极参与学习等方式,实现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在总校与各分校内的规范化、统一化进行,并逐渐形成各校特色,推进集团化办学由结构调整向质量提升的转变。

  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这是全省各地的普遍共识。

  近年来,我省教育系统各地采取集团化、学区化、城乡共同体办学等模式,建立联校走教、同步教研制度,促进骨干教师交流轮岗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进了学区内、集团内学校率先实现优质均衡,不断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截至2023年6月,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共建成集团化办学团体462个,开展集团化办学学校2714所;建立学区1067个,开展学区化办学学校数5589所;城乡共同体办学团体400个,开展城乡共同体办学学校数2056所。与江苏省开展合作共建推动县中发展提升行动,遴选10所县中与江苏省10所优质高中试点建立合作共建机制,通过“1+1+N”的模式,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合作,以点带面整体提升区域内县中办学质量。

  数字化使教育落后地区教育“洼地”快速高效填补,实现了“弯道超车”。近几年,甘肃在甘南州、临夏州和庆阳市“两州一市”的23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施了省级同享大城市优质教育资源示范化项目,采用“中心校带教学点”模式推动23个县的800所学校全课程共享课堂,将优质教育资源传送到了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

责任编辑:韩小月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