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守正创新 注重固本强基
——2023年我省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李维琴
2023年来,我省应急管理系统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应急部决策部署,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和“三抓三促”行动,加快建设安全生产“五大体系”,全力主动创安,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全省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同比分别下降。
全面落实责任清单
省应急管理厅在各市州和省级部门出台了实施意见、制定了推进措施,确定的37个项目已立项27个、开建22个。省委、省政府与各市州党委政府、省安委会成员单位签订“四位一体”目标责任书,印发“两个清单”,全链条厘清了电动自行车、违规施工、违规电气焊作业安全监管责任,在全国率先建成安全生产全面责任落实系统,以数字赋能“一网通晒”“一网同考”。推动18个重点行业领域制定了安全生产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成立省能源安全专业委员会,加强电力、光伏、风电等能源安全监管。指导相关部门规范了校外托管机构、校外培训机构、网约车、剧本娱乐经营场所、大型群众性活动、商业综合体安全监管。
专项整治抓实见效
全省应急管理系统建立“周小结、旬调度、月分析、季约谈、年考核”制度,对重大事故隐患实行台账式管理、清单式销号,运用调度通报、督办交办、警示建议等方式,推动专项整治抓实见效。加强重点时段安全防范,节前发布安全提示,节日期间实行“每日一会商、每日一研判、每日一调度”,组织督导暗查暗访,抓实安全防范工作。制定优化营商环境13条措施,不断规范执法行为。建成危化品、粉尘涉爆企业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和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完成84家煤矿、114家金属非金属矿山电子封条建设,实现省市县应急部门与生产建设煤矿音视频互联互通,建成159家重大危险源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系统,推动安全监管向智能化发展。
高效应对灾情处置
为了让灾害应对处置更加科学高效,省应急管理厅制定《城市暴雨洪涝“五停”应急处置工作指导意见》《防汛抗旱指挥部应急处置手册》,建立直达基层防汛责任人的临灾预警叫醒叫应机制,争取防汛、地质灾害救灾资金,协调做好监测预警、转移避险、抢险救援等工作,高效应对了“8·10”景泰县山洪、“9·07”夏河县山洪等灾害,其中“4·21”武都区滑坡灾害应对处置被应急部列为成功避险典型案例向全国推广学习。针对去年全省严重旱情,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实行“日调度、日报告”制度,下拨抗旱救灾资金,调拨物资,协同作战,夺取了抗旱救灾的胜利。
积石山县6.2级地震发生后,立即启动省级地震Ⅱ级应急响应、紧急调动军队武警、消防救援队伍、安全生产救援队伍、社会救援队伍等348支1.87万人投入抢险救援,调运救灾物资13.98万件,创造了灾后9小时受灾群众吃上热饭,10小时打通干线公路,17小时通信全面恢复,19小时电网全部恢复,震后11天后受灾需安置群众全部搬出临时帐篷入住活动板房的全国纪录。
责任编辑:韩小月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