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元素”走向全球
——甘肃教育高质量对外开放助推“一带一路”落实落地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李维琴
甘肃是古丝绸之路的锁钥之地和黄金路段,也是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在语言互联互通、人才培养合作、人文交流研究等方面精心谋划、精准发力,积极开拓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格局,为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我省教育系统本着“有序开放、国际视野、甘肃特色”的发展思路,采取一系列有力举措,着力促进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深度交流合作,结下了累累硕果,建立了深厚友谊。
现如今,越来越多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留学生在甘肃求学深造,在“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发挥着重要的交流、沟通和建设作用。据统计,依托我省丝绸之路专项奖学金,累计近万名国际学生来甘留学。同时,选派2000余名师生赴外公派出国留学。
西北师范大学从1983年开始招收留学生,目前已形成“向西为主、聚焦中亚、辐射北非、特色发展”,涵盖本科、硕士和博士等各阶段完备的留学生培养体系,累计培养来自50多个国家的本科、硕士、博士和语言进修生2800余人。截至2023年7月,已有241名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毕业生活跃在汉语教育、中文翻译、商贸往来等领域,成为密切中国与中亚联系的友好使者和服务“一带一路”的中坚力量。
目前,“一带一路”高校联盟已连续举办8届联盟年度论坛,加盟成员184所、覆盖五大洲27个国家和地区。省内高校与百余所国外大学和学术机构建立校际友好合作关系,建设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4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此外,省内5所高校在9个国家共建设孔子学院9所,甘肃中医药大学在境外建设9个岐黄中医学院和6个中医中心。9所高校建设国别与区域研究平台13个,承担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百余项。
同时,聘请“丝绸之路”国际产学研用海外合作导师432名。各地各校聘请外籍教师近千人,28人(次)获得友谊奖和“敦煌奖”。推进中小学“百校结好”,50所境外学校与省内19所中小学校建立结好关系。组织实施中学英语教师赴外培训项目14批次,累计培训中小学英语教师近600人,国际化办学水平不断提升。
责任编辑:韩小月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