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出群众期盼 “答”出责任担当
——省人大常委会对全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开展联组审议询问侧记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萍
“我省将采取什么措施来加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整体提升卫生健康人才的诊疗能力?”
“为进一步促进分级诊疗,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我省医保在降低医药价格、改革支付方式、提升医保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有什么具体举措?”
“我省在落实健康教育方面有哪些经验做法和打算?教育部门在培养医疗卫生人才方面有哪些务实举措?”
……
专题询问会现场。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萍摄
9月26日下午,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结合审议省人民政府关于全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开展专题询问。在专题询问会上,6名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和2名人大代表围绕全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群众的关心关切进行询问,省卫生健康委、省医保局、省教育厅等政府组成部门和机构负责人到会应询。询问人直奔重点、切中主题,应询人直面问题、开诚布公,在一问一答中,真正体现出“问”出了群众期盼、“答”出了责任担当。
优化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建立稳定人才培养联系
“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是构筑全民健康、推进民族复兴的重要支撑,是推进健康甘肃行动的人才保障。近年来,全省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不断优化,执业(助理)医师数已达7.23万人,在册护士人数9.47万人,部分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同时,在前期的调研中我们也发现,全省还存在着医疗卫生领域高端人才严重缺乏,高素质人才队伍规模偏小、占比偏低、流失偏多,乡村医疗机构人才队伍断层现象突出等实际问题。请问,我省将采取什么措施来加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整体提升卫生健康人才的诊疗能力?”省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进军首先发问。
“针对目前我省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短板,省卫生健康委已联合省委编办、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人社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卫生健康人才工作的实施方案》,实施新时代卫生健康人才兴医工程。”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张浩表示,我省将突出需求导向,建立动态更新的人才缺口库和资源库、人才梯队库,持续推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有效落实用人自主权,省市县分级确定动态更新的高层次人才范围和急需紧缺人才专业目录,健全完善公开引才备案制。
同时,建立健全适应服务健康甘肃建设需求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统筹省域内医学教育资源,2025年前年均培养本科以上临床医学生达到2000人以上,并逐步扩大医学类研究生教育。利用好每年1100名农村订单和500名村医订单定向培养项目,落实毕业即就业和待遇保障措施,逐步提升乡村医师学历和技术水平。探索“院校+医院”协作,推动全省三级医疗机构与高校或科研院所建立稳定人才培养联系。
充分发挥医保支付“杠杆”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医保作为连接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方与需求方的重要纽带,在医改中具有基础性作用。为进一步促进分级诊疗,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我省医保在降低医药价格、改革支付方式、提升医保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有什么具体举措?”省人大社会委副主任委员、常委会社会建设工作委员会主任胡秉俊询问道。
省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金中杰表示,医保待遇政策对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实行差异化的医保支付政策。普通门诊统筹和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医保报销主要限定在基层医疗机构,向基层倾斜;住院保障通过降低基层就医起付标准、提高基层就医支付比例等措施提升基层报销水平,积极支持分级诊疗。
“建立DRG/DIP付费框架下的基层病种、实行同病同价,促进患者下沉。截至目前,全省各市州合计建立573种/组基层病种,实行同病同价的医保支付政策,支持基层医疗机构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从而推动医保基金向患者下沉。”金中杰说道。
提升健康教育能力
呵护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近年来,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状况和素质的多项指标有所下降,近视、肥胖等不良健康状况日益凸显,青少年学生运动的速度、强度、耐力素质令人堪忧。我省在落实健康教育方面有哪些经验做法和打算?教育部门在培养医疗卫生人才方面有哪些务实举措?”省人大代表张玮询问道。
“按照‘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校园有特色’的目标,督导学校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教会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改进中考体育测试方式和计分办法,因地制宜经常开展以班级为主的学生体育活动,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建立省市县校四级体育竞赛体系,已建成超1000所的校园足球、篮球等体育特色学校,推动各地各校定期举办运动会或体育节,组建体育兴趣小组、社团和俱乐部,推动学生积极参与日常体育锻炼和训练竞赛。近3年,全省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优良率逐年上升。”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张国珍表示。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