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我先行】 兰州新区:黄土高原上的玫瑰突围

发布时间:2025-06-06 17:36:32     来源:法治甘肃网

6月4日,全国重点网络媒体甘肃生态环保行走进兰州新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在4号智能温室,齐人高的玫瑰植株间里,采花工人手中的剪刀翻飞,剪下的“卡布奇诺”“洛神”等鲜切玫瑰带着露珠,即将通过航空冷链运往全国20余城及日韩等国。这片曾被认为“生长极限”的黄土高原,正以花为笔,书写生态与经济共生的西北传奇。

(AqEY,配图)【美丽中国我先行】兰州(41280345)-20250606173726

兰州新区现代农业示范园4号智能温室。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李维琴 摄

兰州新区地处北纬37°干旱带,海拔较高、日照充足,没有连绵的雨季,是玫瑰的理想地域。同时,兰州新区生长的交通区位、产业要素等优势,也为发展“鲜花经济”提供了必要条件。2017年起,农投集团以采用无土栽培改良盐碱地,开始建设兰州新区农业示范园,因地制宜发展“鲜花经济”,引进各种类型温室和各类水果蔬菜花卉品种进行试验种植,逐步形成以鲜切花引种试验、品种研发、种苗培育、生产销售、社会化配套服务为一体的特色花卉产业链,贫瘠的黄土变身为“花香硅谷”。

在包装车间,工人们熟练地为玫瑰修剪枝叶,经预冷、分级、包装后,这些鲜花48小时内即可抵达消费者手中。

(AqEY,配图)【美丽中国我先行】兰州(41280342)-20250606173734

兰州新区现代农业示范园4号智能温室内,工人们正在分拣玫瑰花。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李维琴 摄

“以前守着旱地种玉米,年收入不过5000元。”温室里,脱贫户李大姐手持“海洋之歌”玫瑰告诉记者,如今她每月在园区能挣3500元,还学会了花卉养护技术。

“我们通过现场招聘会、村社宣传等渠道,累计为新区及周边农民、脱贫劳动力等群体提供5000余个花卉产业就业岗位。”兰州新区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副经理李宗俊介绍,目前园区花卉年产能近1亿枝,已成为西北地区首个实现规模化生产的花卉基地。除鲜切花外,20公里玫瑰观光带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玫瑰精油、花茶等深加工产品年销800万元,“陇馨花语”品牌估值达1.2亿元,构建起“一朵花的全产业链生态”。

当满载玫瑰的冷链车驶离园区,车厢里的花香与光伏板的蓝光交织成景,成为黄土高原上的生态经济注脚。兰州新区的“玫瑰突围”,打破了干旱地区“生态与发展两难”的固有认知,在科技赋能下,贫瘠土地能成为产业沃土;循环模式中,鲜花经济可兼具减碳价值。每一朵绽放的玫瑰,都是对“美丽中国我先行”的生动诠释,更是西北大地向绿色发展交出的亮眼答卷。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李维琴)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