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网购陷阱 公安部公布多起网上侵权假冒犯罪案例

发布时间:2022-11-09 21:36:08     来源:新华社

  谨防网购陷阱 公安部公布多起网上侵权假冒犯罪案例

  “双11”来临之际,公安部公布了多起依法严厉打击网上侵权假冒犯罪典型案例。

盗版中小学教辅图书

  今年9月,根据公安部部署安排,天津、黑龙江、四川、山东、湖北、重庆等地公安机关迅速行动,锁定一批兜售盗版中小学教辅图书网店,深挖产供销链条,先后侦破刑事案件15起,捣毁盗版书籍印刷、销售、仓储窝点31处。

制售假冒品牌电池

  今年7月,山西晋城公安机关破获一起制售假冒品牌电池案,捣毁制假窝点2处,现场查扣假冒品牌电池成品90余万粒及大批制假原材料。经查,犯罪嫌疑人租赁民宅组织加工生产假冒品牌电池,在电商平台开设多家网店,以“厂家直销”“打折促销”为噱头,利用团购拼单等手段对外销售。

制售假冒品牌自行车

公安机关查获的假冒品牌自行车零件。(公安部供图)

  今年8月,江苏苏州公安机关破获一起制售假冒品牌自行车案,摧毁假冒品牌自行车零件制造、加工组装、批发销售全链条。经查,犯罪嫌疑人加工生产假冒品牌自行车,并在电商平台上以“打折供应青少年学生专用车”等名义推广销售,累计制售假冒品牌自行车2万余辆。

制售假冒品牌化妆品

公安机关查获的假冒品牌化妆品。(公安部供图)

  今年1月,浙江金华公安机关破获一起制售假冒品牌化妆品案,捣毁制假售假窝点6处,现场查获假冒多个品牌的化妆品30余万支,半成品及商标标识10万余个。经查,犯罪嫌疑人租用民房设立制假窝点,使用低档化妆品原料灌装生产假冒高档品牌化妆品,通过社交平台招揽客户、推广销售。

制售有毒有害凉茶

  今年8月,广西柳州公安机关根据工作中发现的线索,破获一起制售有毒有害凉茶案,现场查获成品50万余包及原材料一批。经查,犯罪嫌疑人使用淀粉、咖啡色素等原料,非法添加西药成分,生产所谓“长寿茶”“清热排毒茶”等有毒有害食品,宣称对治疗中老年人常见的痛风、高血压等病症有特效,通过网络店铺和社交平台对外销售。

  公安机关提示广大消费者,在“双11”网上购物高峰期,要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切勿轻信不具备相关资质的平台和个人,谨防掉进消费陷阱。(记者熊丰)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