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群众“急难愁盼” 用心用情做好服务
——访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康丽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瑞军
“作为一名基层公安派出所的民警,我将认真学习领会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继续履行好党代表职责,在今后的工作中深入辖区,进百家门、串百家户,及时掌握社情民意,了解群众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更好地履职尽责,为守护一方平安尽到自己应有的责任。”近日,面对记者的采访,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酒泉市公安局肃州分局东城关派出所副所长康丽侃侃而谈。
记者:作为党代表,您对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有什么体会和感想?
康丽: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是在全省喜迎党的二十大、奋进“十四五”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全省政治生活中的大事。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振奋人心,催人奋进,总结回顾了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我省取得的非凡成就,擘画了今后一个阶段全省的发展蓝图,吹响了下一个五年甘肃奋进新时代的冲锋号。报告提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预防化解机制。”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上来,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全力做好防风险、护稳定、保安全、促发展等各项工作。
记者:结合工作实际,请谈谈如何做好基层警务工作?
康丽:派出所是公安工作的前沿阵地,社区民警是接触群众最多的工作岗位。做好基层警务工作,一定要持续创新基层警务模式和服务群众的工作方法,赓续为民情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心用情服务每一位群众,管平凡小事,暖万千民心,不断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持续守护辖区社会治安和谐稳定。
目前,我们大力推行的“警网融合”就是通过基础信息联采、治安防范联巡、矛盾纠纷联调、治安警情联处、平安建设联创等“八联机制”,打造“平安前哨”工程,把公安基层基础建设和社区网格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公安民警与网格长等力量有力统筹起来,把智慧警务与智慧网格有效衔接起来,最大限度实现警格与网格双向赋能、同频共振,努力把“警网融合”打造成肃州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一张新名片。同时,大力推动网格化智能应用平台与警务工作系统平台的融合对接,提升“网格+警格”联动融合智能化水平和工作实效,用公安民警的辛勤指数换来城市的平安指数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