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是基层治理的第一道关卡,是基层治理体系的重要枢纽,最贴近群众,责任重大,不确定性因素多,需要以制度、程序进行规范治理,村规民约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金昌市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这些“小立法”在城乡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将加强和改进村规民约工作作为推进基层民主自治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全面提升村(居)民自治水平,真正撬动了基层“大治理”。
村规民约约出新风尚
金昌市18个乡镇通过制定《村庄清洁公约》,增强了村民清洁卫生意识,实现了村庄干净、整洁、有序,使全市农村环境和农民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形成了乡村清洁文化,使“村庄是我家,清洁靠大家”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为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建立健全村庄清洁长效机制,凝聚起强大的基层治理合力。
村规民约约出新动能
疫情期间制定了《金昌市疫情防控村(居)民公约》,并通过制作横幅、发放宣传资料、滚动播报宣传口号和视频等方式,进一步提升群众对各类防疫措施的认可度和自觉性,在个人自觉遵守疫情防控措施基础上,也高度配合工作人员的防疫工作,更有群众自发组织志愿团体参与疫情防控,充分激发了群众主体作用,调动了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
村规民约约出新法治
金昌市对村规民约进行了法制审核,确保其每一条、每一款都符合法律法规,利用村规民约灵活、便捷的特性,为基层治理提供“合法性”,让村规民约不再成为“挂在墙上”的文字,有效推进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法治化、规范化,不仅符合法治要求,也落实自治精神,在实现共治目标的同时有效降低了政府治理成本。
金昌市通过建立健全务实管用的公约机制,使村规民约作为社会规范的典型,实现了社会“自我立法”,也完善了社会的“规则之治”。(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龚利芳 通讯员 杨柳婷)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