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漳县人大常委会以高质量建设基层立法联系点为抓手,不断丰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推动立法工作更加贴近群众、服务民生,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了法治活力。
完善组织架构,夯实工作基础
漳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成立了全县基层立法联系点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联系点建设和运行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为联系点工作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按照“突出重点、覆盖全面”的原则,在原有4个市级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基础上,新增28个基层立法联络点和64个基层信息采集点,进一步织密了民意收集网络。此外,结合漳县文旅资源和历史文化特色,设立了3个景区立法联络点和1个文物保护立法联络点,确保立法意见建议的深度与广度。
健全制度机制,确保民意直达
为规范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漳县人大常委会制定印发了《漳县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规定》,明确工作流程和职责分工,确保群众诉求能够“原汁原味”反馈到国家立法机关,为立法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民意基础。同时,持续完善市级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功能配套,打造集立法联系、普法宣传、人大代表履职、基层治理于一体的综合法治学习场所,进一步提升了联系点的服务效能。
创新方式方法,拓宽民意渠道
漳县人大常委会不断优化意见建议征求方式,通过微信公众号、各村微信群等线上平台,以及在乡镇办事服务大厅设立立法联系点民意收集窗口等方式,广泛倾听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群众的建议和意见,确保立法工作全面准确地反映人民意愿。此外,依托人大代表“走基层、听民意、话民声”活动,积极倾听各级人大代表的声音,进一步提升立法意见征询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融合多元平台,提升服务质效
漳县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联系点+”融合服务模式,将基层立法联系点与“家”“室”、乡镇司法所、共享法庭、法治广场、法治文化长廊等平台有机结合,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法律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法治精神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同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扎根人民的优势,依托基层立法联系点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组织人大代表到联系点接待群众信访,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贡献了人大力量。
成效显著,法治温度深入人心
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漳县人大常委会不仅提升了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建设水平,还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法治和民主的温度。基层立法联系点已成为漳县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载体,为地方立法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民意支撑,也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探索了新的路径。
漳县人大常委会将继续以基层立法联系点为抓手,进一步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推动立法工作更加贴近群众、服务民生,为法治漳县建设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庞晓忠)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