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讯 今年是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收官之年,也是系统谋划新一轮法治建设五年规划的关键之年。为全面总结法治建设工作成效,推动法治建设重点任务攻坚落实,自9月中旬起,甘肃在全省范围内部署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领导干部依法治办事”法治督察,创新“八化”工作法,充分发挥法治督察利剑作用,全力推动依法治国决策部署和法治甘肃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一是“精细化”谋划部署。坚持“谋定而后动”,督察工作开展前,高度重视整体谋划,紧密结合被督察对象的实际情况与法治建设重点难点,明确督察重点、工作流程、方式方法,先后多次召集市州、省直重点执法部门业务处室负责人,研究制定翔实督察工作方案,明确“查什么、怎么查、谁来查”,为督察工作提供了精准的“施工图”。建立“每日会商”机制,梳理研判督察情况,及时解决督察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规范督察工作流程,结合督察内容,制定统一的督察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细化明确了督察各阶段的工作流程、操作规范与时限要求,提出6个方面督察重点,细化32项核心指标、51条具体核查要点,避免“标准不一、尺度不严”等问题,确保督察工作有章可循、尺度一致、公平公正。
二是“协同化”调配力量。法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开展法治督察需要各部门协同配合、衔接联动,相互借力、助力、增力。此次法治督察,甘肃探索创新实践,打破部门壁垒,强化法治督察与纪检监察、党委政府督查、巡视巡察、法律监督、行政执法监督等各部门协调联动和密切配合,构建“跨领域、专业化”的督察队伍,组建4个督察组,组长均由省委依法治省委员会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4个协调小组正厅级领导担任,副组长由副厅级领导担任,成员从省纪委监委、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省委政法委、省法院、省检察院等部门抽调20名业务骨干,同步邀请法律专家、法律顾问等专业力量参与,明确分工、协同作战,形成督察工作合力。
三是“高标化”传导压力。领导干部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关键所在。甘肃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坚持把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作为督察的重中之重。高标准高规格召开工作汇报会,明确要求被督察单位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出席会议,汇报本地本部门法治建设工作,汇报内容问题部分占30%,依法治市州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及委员,办公室主任、副主任,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4个协调小组组长、副组长,被督察市直相关部门、部分依法治县区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等参加会议。此次法治督察中,除了个别市州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出差由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外,其他市州、省直部门均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作表态发言,将法治建设责任层层压实至“关键少数”,确保工作高位推进。
四是“多元化”征集线索。坚持问题导向,构建“内外联动”线索征集机制,充分运用“线下+线上”问题线索举报平台,确保线索来源“多维立体”。前置线索征集,在进驻督察前,主动向纪检监察、信访、审计、执法司法等相关部门发函,定向征集被督察对象在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线索40余条。畅通举报渠道,创新运用“二维码”举报平台等信息化手段,明确线索受理范围、反馈时限,安排专人实时核查,广泛征集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法治领域突出问题线索60余条,将社会监督有效转化为督察切入点,形成“部门联动+社会监督”问题线索征集机制,让督察更有针对性、更具广泛性。
五是“立体化”谈话访谈。构建“分层分类、全域覆盖”的谈话体系,结合领导干部岗位职责分别拟定14个谈话提纲65项内容,聚焦被督察单位责任落实“第一方阵”,与260余名市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领导班子成员、党委政府组成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以及90余名省直部门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班子成员和直属单位负责人、机关有关处室负责同志,大范围、多层次开展“一对一”深度谈话,精准掌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决策部署、责任落实等情况,推动“关键少数”切实扛牢扛实法治建设政治责任。深入基层一线,与260余家企业代表“面对面”访谈,开展问卷调查,倾听企业法治诉求;与280余名一线执法人员座谈,收集意见建议60余条,近距离了解基层执法现状。
六是“随机化”核实抽查。坚持多维印证,综合运用随机抽查、暗访等多种督察方法,力求全面、客观、深入掌握实际情况。聚焦行政执法行为的规范性与合法性,随机抽取被督察部门单位的行政执法案卷、行政复议案卷、行政诉讼案卷、信访积案化解、“12345”热线等案卷资料400余件,围绕“程序合法性、事实认定准确性、法律适用正确性”,组织专业人员逐项核查,重点排查“选择性执法、程序瑕疵、文书不规范”等问题,从具体案件中检验法治实践水平。坚持明察与暗访相结合,采取“四不两直”方式,直奔基层、直插现场,随机暗访服务窗口、执法现场、沿街商铺100余个,力求掌握第一手真实信息。
七是“清单化”闭环整改。将督察、整改、问责、提效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督察问题整改闭环,为每个被督察市州、省直部门逐一建立督察反馈问题档案,按照显性问题、隐性问题、共性问题、个性问题分类登记,制定精细化清单,实行动态管理销号,明确整改方向和标准,通过列清单、定责任、严督办,推动问题有效整改。落实甘肃省《法治督察与纪检监察监督巡视监督协作配合工作办法》《法治督察与法律监督协同联动办法》,强化信息沟通、线索移交、成果共享,对督察中发现的典型问题,采取约谈、挂牌督办等措施,跟踪问效、督促整改,对整改不力、造成一定影响的,严肃追责问责,做到“整改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坚持把督促整改与选树典型结合起来,既突出发现问题,又注重总结经验做法,推动形成一体抓整改、全面促提升的良好局面。
八是“成果化”提升效能。通过组织开展这次实地督察,有力地推进了各地各部门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依法治国战略实施,深刻认识到推进法治建设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了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执法的意识和能力。督察工作坚持问题导向,采取多元化的督察方式,精准发现并推动解决了一批法治建设突出问题,法治督察的权威性得到了充分凸显。各地各部门对法治建设的重视程度得到了进一步增强,积极主动配合督察,认真落实整改要求,形成了齐心协力推进法治建设的浓厚氛围,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