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系统”筑起防疫“铜墙铁壁”
——兰州激活市域社会治理应急体制服务保障疫情防控
面对新一轮疫情,兰州市激活市域社会治理“平战结合”应急体制,以党建为引领的体制机制系统、以多元治理为载体的人员力量系统、以“五治”共进为抓手的措施体系系统全力服务保障疫情防控,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在全市上下构筑起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全民防疫的“铜墙铁壁”。
打造疫情防控联动格局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兰州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组织召开疫情隔离点运行服务管理督查专班会议,市、县、乡三级平安建设(市域治理)领导机构依托党委揽全局、市级抓统筹、部门齐联动、区县负主责、乡镇强执行的社会治理体系,实现了基层治理“平时”与“战时”的高效转化。
“谁主管谁负责”。各相关部门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及时分析研判疫情趋势,认真落实社会面管控、民生服务保障、应急事件处置等工作举措,协调解决行业领域内具体问题,形成全市“一盘棋”的疫情防控统筹联动格局。
把牢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
以各级综治中心为“枢纽站”,组织动员派出所、人民法庭、检察室、司法所等政法单位和各职能部门资源,建立24小时应急联动的多元一体化社会治理“指挥部”。
以政法委员为“指战员”,严格落实以联调、联防、联动、联治、联创等工作机制,全市111名政法委员扎根防疫一线,及时召开联席会议,分析研判疫情形势,会商排摸疫情防控中的风险隐患,细化完善防范措施,协同处理疫情防控中的各类矛盾和问题,依法打击利用疫情扰乱社会秩序违法犯罪行为,严防疫情风险向社会稳定领域传导。
以网格化服务为“总基座”,全面构建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死角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格局,依托新组建的基层“社工委”,社区党组织书记、“两委”班子成员、楼院长、网格员带头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开展拉网式宣传、地毯式排查、台账式管理、温情式服务,做到了责任到人、联系到户、不留死角、不漏一人,打通了疫情防控的“神经末梢”。
夯实疫情防控基础防线
政治引领。全面发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下沉基层社区,带头落实落细24小时卡点值守、防疫宣传、人员摸排、常态巡逻及公共区域消毒等工作任务。
法治保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通知》,组织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等法律服务工作者积极担当作为,为疫情防控提供法律意见、法律咨询和法治宣传等服务。创新开展“法律外卖”进万家活动,及时将疫情防控知识、普法系列读本等列入“外卖餐单”,打造“法律进家庭”新模式。
德治教化。广泛发动全市60余万名各级各类志愿者及社区、社会组织,开展扶贫济困、疫情联防、捐款捐物等志愿服务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多元力量参与疫情防控,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自治强基。深化拓展“民情流水线”工作,成立由网格员、志愿者“红袖套”“红马甲”等组成的生活服务保障工作队,开展“敲门行动”“送菜送饭行动”,专门为居家隔离群众提供基本生活服务保障。
智治支撑。依托平安信息化支撑管理平台、“12345”民情通服务热线及疫情大数据系统等信息化系统平台,全方位、全时段、全覆盖开展信息发布发报、重点疫情汇集、民生服务反馈、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助力疫情研判,提升服务效率。(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杨丹)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