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格中走” 事在“网上办”
—— 玉门着力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先行区”
近年来,玉门市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党建引领为先导,健全完善活力网格系统,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基层社会治理权责不清、效率低下等难题,着力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先行区”。
以党建引领为先导 提升网格服务效能
强化党组织对基层社会治理的领导,推动基层党建和网格化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开展“组织联动、党群联手、网格联心、文明联创、平安联护”五联行动。
推动党支部(党小组)建在网格上、党群服务点设在网格内、党员纳入网格中,让专职网格员亮党员身份,将党员先锋岗运用在网格服务中,零距离拉近党群关系,把“人到格中去、事在网格办”淋漓尽致地运用到群众身边,促进机制、队伍、工作、阵地、效果的多方融合,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组织保障。
合理整合网格,每月的10日、20日、30日网格员进入自己的网格,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信息采集、矛盾纠纷调处、环境卫生整治、重点区域巡查等工作,及时对网格内的信息整理汇总和分类处理,努力做到村情民意全摸清、矛盾纠纷全掌握、为民服务全方位。
以双网融合为抓手 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切实加强社区民警、村“两委”的协作配合,探索实践“警格+网格”融合共建新路径。实行网格工作站与警务工作室同址办公,共同研究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共同解决各类治安疑难问题。网格员统一利用“活力网格”APP采集基础信息和社情民意,采取“线上+线下”的模式加强重点领域管理、矛盾纠纷排查,通过“传统+现代”方式宣传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有效延伸警务职能,全面落实矛盾纠纷常态化排查和多元化解决机制。成立了“牛舒功警务室”“黄伟军工作室”等多个个人品牌工作室,让一桩桩矛盾纠纷化为和谐。
以科技支撑为载体 构建信息共享格局
自主研发了活力网格管理信息系统和“活力网格”APP,内容涵盖职能单位、人员管理、事件管理、网格管理、数据分析、信息发布和系统管理等多个板块,并与“爱玉门”APP、政务直通车、110指挥中心信息系统及司法、住建、交通、卫健、教育等31个部门建立链接,工作触角延伸到了社会治理的各个层面,构建线上信息指挥、线下及时联动的工作流程,实现业务高效协同、指挥实时精准。
网格员通过“活力网格”APP报送信息,网格长通过平台分类、报送、处理、反馈信息办理结果,“活力网格”管理中心通过平台分流交办各类信息、反馈处理结果,相关单位通过平台上报信息、接收任务,社会公众通过平台爆料信息。同时,进一步探索开发了网格员积分制考核、平安指数发布、群众爆料信息交办跟踪反馈等新模式,并将12345市长热线和智慧城管接入系统,多网融合、信息共享,有效提升了社会治理效能。
以服务群众为宗旨 实现“最多跑一处”
通过整合社会治理各类资源,建成玉门市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共入驻政法委、法院、检察院、司法局、信访局、人社局等12个部门和机构。该中心开设法律援助、劳动仲裁、人民调解等20个服务窗口,及时有效调解各类矛盾纠纷,并为群众提供高效法律服务。
与此同时,建立了工作对接制度,通过开具协作联系单、委托调处函、调处回复函等形式,加强进驻中心各部门化解矛盾纠纷的相互协作。对于基层难以解决的“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域”问题,玉门市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通过为群众提供“一站式、居家式”服务,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魏世东 通讯员 李丽娟)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