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区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0-11-15 18:50:01     

打造“六位一体”治安防控网
——凉州区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综述

 

  今年以来,武威市凉州区主动适应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的社会治安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着力打造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网格化、综治中心、大数据智能化融合推进的“六位一体” 社会治安防控网,形成城乡统筹、网上网下融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一体的工作格局,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中取得阶段性成效。

织牢智能化技术防控网

  紧扣治安首善目标,统筹整合各种治安防控资源,以“智慧安防”小区建设为切入点,充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在全区居民住宅小区、虚拟社区大力推广“智慧安防”小区建设,积极构建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截至目前,已建成“智慧安防”小区2个,覆盖实有人口19107人。

织牢常态化治安巡逻网

  按照“街道牵头、综治协调、公安配合、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协作共赢”的工作思路,全面整合社区民警、社区干部、综治网格员、治安户长、治安积极分子等群防群治力量,科学安排巡逻区域和巡逻重点,通过电动警务车网格“定点”、巡逻人员重点部位“走线”、社区民警“管片”的形式,全方位常态化开展治安巡逻。督促、指导重点单位和涉及国计民生的水、电、气等重点部位,落实人防、物防、技防等防范措施,构筑完善的治安防控体系,有效挤压违法犯罪分子的活动空间,进一步提升打防管控一体化效能和群众安全感指数。

织牢精准化风险预警网

  加强综治信息平台推广应用,精准研判治安形势、精确预警风险隐患。实现对重点要害部位治安状况和重大突发警情、案事件的扁平化、可视化调度指挥,预测预警预防预控各类风险挑战的能力全面提升。依托社区警务室,加大入户走访、社区巡防力度,高频次开展警情通报、治安防范宣传,及时发现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社区民警、综治网格员、治安户长充分利用移动警务终端、综治手机对各类治安信息和可疑人员实行现场核查、现场反馈,及时化解治安风险隐患,推动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

织牢明晰化公共安全网

  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和“六清”行动,健全完善政法单位与行业主管部门信息共享、线索发现移交、通报反馈等制度,以案促治、以案促建。全区旅馆业、网吧、公章刻制业安装信息化管理系统,全面落实实名、实时上传制度。督促企事业单位配备专职安保人员,落实人防、物防、技防各项措施。严密民爆危化物品产、运、销、用各环节安全监管,实现源头控制、流向管控、实名登记。强化公共交通安全防控,安装违停车牌抓拍系统,提高城市交通管控能力。加大宣传力度,广泛收集网民对公安机关的意见、建议和举报。

织牢多元化社会共治网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加强各类群防群治力量建设,积极推进“一标三实”和社区警务工作,探索基层治安治理新方法,将治安户长工作纳入全区社会治安治理体系通盘谋划推进落实,初步形成了派出所管面、社区民警管片、治安户长管点的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实现了矛盾化解多元化、守卫平安全时空、服务群众零距离。结合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密织人民调解“大网络”格局,构筑起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织牢专业化处突维稳网

  立足全区安全稳定工作实际,由公安牵头组建130人的应急队伍作为应急处突防暴常备力量,抽调刑警、城区派出所精干力量建成15个应急战斗小组,加强警种之间协调配合能力,模拟实战场景,设置训练科目,重点在处置队形、处置技能和处置程序方面下功夫。坚持政治理论练兵,培养队员艰苦奋斗作风,每年组织民警进行实弹射击训练,举办应急处突工作培训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了训练的针对性。同时,采取随时设警、随时拉动、随机演练的方式,以实战化演练检验应急运行效果,有效提高应对处置突发事件合成作战的能力。(新甘肃·甘肃法制报首席记者 王建庆 通讯员 侯永春 李军旭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