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华亭市进一步强化政治引领,注重共建共享,狠抓平安建设,全面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显著提升,有力维护了全市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在田间地头调解矛盾纠纷(2020年6月22日拍摄) 华亭市司法局供图
综治力量沉一线
华亭市公安局对农村(社区)精准划分警务网格73个,配备社区民警辅警146名,做到农村(社区)有格、格中有警、任务到岗、责任到人,最大限度推动警力投向基层一线,实现警务重心下移、力量下沉。
完善社会力量多元参与机制,鼓励各类社会组织、居(村)委会干部、治安户长、群防群治力量等积极参与平安创建,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实现社会治安共建共治共享,形成了多元化的市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模式。截至目前,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049件,成功率98%。
同时,制定出台《华亭市镇村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方案》,全市改造提升乡镇综治中心4个,村(社区)综治中心12个,配齐配强政法委员和综治中心主任12名,全市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群众办事“一扇门”
“只跑一个地方就把事情解决了,真的很感谢。”近日,陕西咸阳的李女士来到华亭市人民法院立案,而她要起诉的被告住在宁夏。这种情况,是否要远赴外地才能立案?
但让李女士意外的是,在法院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她通过手机上的“中国移动微法院”跨域立案,将诉讼材料提交至对方居住地法院,十多分钟便收到了立案回执。
今年以来,华亭市法院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将线下一站式服务拓展到线上,为当事人提供全时空、跨地域、全流程的网上服务,努力实现法院提供诉讼服务全天候“不打烊”,群众办理诉讼事务全流程“零跑腿”。
社会治理“一张网”
小孩被拐怎么找?老人在家出现突发状况怎么办?……这些困扰群众的事情,与公众联系紧密、关注度高,以前单独依靠人力处置,不仅效率低、处置慢,还让基层工作人员疲于应付。
如今,针对类似情况的处置,华亭市探索出新的解决办法——打破部门壁垒、整合“碎片化”数据资源的治理系统,努力实现数据驱动、跨界融合,让社会治理“一张网”运作,一个“大脑”指挥。
在西华镇社会治理大数据中心,一块巨大的屏幕上实时跳动着监控画面和各种数据,全镇本月所有事件处理统计、各类案事件处置进度、群众反馈等逐一呈现。
“我们持续深化社会治理的‘一张网’。目前,线下联通11个行政村86个合作社,线上与区综治委成员单位信息系统贯通。”西华镇社会治理大数据中心负责人介绍,该镇在网格智能信息平台的基础上,组建了社会治理大数据中心,将综治中心、网格化管理、社会信息资源共享、公共安全视频联网运行、百姓调解和情报信息工作整合,实现了全镇多网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线上线下共用。(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小锋)
责任编辑:韩小月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