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酒泉路街道打造市域社会治理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0-07-01 10:18:05     

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神经末梢”

——兰州市酒泉路街道打造市域社会治理新格局


“小巷总理“脑洞研讨会现场(2020年1月7日拍摄)。    

        服务下沉以“党支部包片区,党员包楼栋”的互动形式,合力构建和谐幸福老旧小区;定期召开民情议事会,着力解决基层热点难点问题……近年来,兰州市城关区酒泉路街道在基层治理创新方面大胆探索创新,在社区治理中以“党建集结号”党建品牌为引领,以网格化管理、多方联动为抓手,注重问题导向、多元化解、群众参与和治理思维,在攻难题、破瓶颈、补短板、惠民生、抓治理的实践中,把矛盾问题作为社区治理的核心和关键,把难点变亮点,使基层治理更加顺畅,更加有序,更加充满人文情怀,百姓心里也更加有了温暖。

党建引领:“小切口”解决“大问题”

  社会治理,尽小者大。从人的每一个小需求出发,落脚到人的每一个小体验,才能让宏大的治理逻辑内化为人人可见的行动细节。近年来,酒泉路街道吹响党建集结号,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通过“党建集结号”凝聚各方力量,建立开放型的互联互动纽带,不断增强整体效应。

  记者采访了解到,酒泉路街道与辖区90余家单位签订共建共治共享协议,梳理出需求清单113条、资源清单107条、项目清单82条,逐步建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实现了公共资源、社会资源、内生资源三类资源的有机统筹。同时,与辖区公安、执法等强化联动,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充分发挥网格楼院长、社区民警等力量入户宣传、排摸线索,积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废弃家具堵塞消防通道、院内违章占用公共区域、院内停车矛盾突出、基础设施严重老化……在今年城关区“三不管”老旧楼院改造项目中,联运司家属院被列为酒泉路街道辖区老旧楼院改造试点。对此,联运司家属院所对应的杨家园社区抓住党建引领这条红线,以“党支部包片区,党员包楼栋”的互动形式,凝聚“遇到问题能站出来、碰到困难能担起来”的党员群众,走出一条多元共治,合力构建和谐幸福老小区的新路子。

  “通过短短一周时间的改造,联运司家属院的面貌发生了极大改善,从一处处改变中,辖区居民增强了对小区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洒泉路街道杨家园社区副主任张欢欢欣慰地告诉记者。

创新模式:打造社会治理“一张网”

  如何将高效服务触及每位普通百姓?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显得尤为重要。酒泉路街道以每个社区为一个网格,按照辖区的商业地理分布共5个网格。根据社区日常工作,将5个网格划分成28个小网格。同时,按照地理现状、方便管理、无缝对接、邻里相熟等实际情况,每300户左右划分为一个基础网格,建立基础网格100个,基础网格由网格楼院长负责。

  群众矛盾纠纷很难杜绝,需要做的是及时发现并妥善解决。酒泉路街道辖区的东太小区是位于兰州市中心的老旧小区,是城中心的学区房,房屋交易频繁、小区人员构成复杂,多年来累计拖欠水费30万元,供水单位拒绝向东太小区供水。

  了解情况后,畅家巷社区书记主动联系了辖区的物业公司,社区工作人员和爱心物业公司每天定时送水两次,街道、社区联合东太小区成立了由社区工作人员、居民、供水单位负责人、物业公司组成的临时议事委员会,通过“畅谈客厅”积极协商解决办法。最终,协商达成共识:由居民议事委员会出面向居民作解释说明工作,小区居民共同平均承担所欠水费,经过15天的劝解游说,小区居民全部都缴纳了所欠水费,供水公司继续提供供水服务,东太小区居民用水问题彻底解决。

  记者采访了解到,酒泉路街道按照“一张网”建设、三同步实施、五项机制创新的总体思路,初步形成了全要素网格建设、信息化实战应用、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联动处置模式,实行“定人、定岗、定责”管理,实现了“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一格多员”“一员多能”“一岗多责”的工作模式。

  目前,酒泉路街道已经初步做到了“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的目标。

为辖区居民颁发“光荣之家”牌,让居民获得更多幸福感(2019年4月23日拍摄)。图片均由酒泉路街道提供

多方共治:提升群众的幸福感

  “民有所呼必应、民有所难必解、民有所利必谋”。这是酒泉路街道党工委“点穴”式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鲜明特点。把解决问题作为社区治理的“动力源”,把群众参与作为社区治理的“粘合剂”,把品牌建设作为社区治理的“助推器”,用“服务”这个强大驱动力,形成了党组织有力量、社区有温情、单位有热情、居民有感情的崭新格局。

  “畅家巷道路本来就又窄又小,加之巷子里又是畅家巷小学,午间和晚间道路拥挤,道路乱停车、停车难的问题迫在眉睫……”6月5日上午,一场帮基层解难题的“畅谈客厅”民情议事征求会在畅家巷社区召开。

  “社区民情议事会所解决的问题,在旁人看来,可能都是一桩桩小事,但却关乎辖区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着邻里和睦。”酒泉路街道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曲艳玲介绍说,通过民情议事会,进一步密切了党员干部和群众之间的关系,让党的政策落到了实处,解决社区热点难点问题也真正实现“零距离”。

  酒泉路街道还紧扣精致兰州建设,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三不管楼院物业全覆盖、背街小巷整治、老旧管网改造、垃圾分类等民生工作,回应居民最关心、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不仅如此,还与兰州社区大学签约开设首家社区老年大学分校,提升服务品质内涵打造友邻空间项目,回应辖区居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探索推行“一社一特品牌”,推出了“家党建”“邻聚里”“畅工作法”“石榴情”“筑梦书屋”五个社区特色工作,助推城市社区服务实现了从“基本型”向“贴心型”的质变,使居民群众共享治理福利,小社区不断发挥大舞台的作用。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