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流调专班民警(3月24日拍摄)。新甘肃·甘肃法制报通讯员 李玉秀 摄
黑眼圈、大眼袋、红血丝,蜡黄的脸、嘶哑的声音……3月25日上午8时30分,兰州市公安局合成作战指挥中心大厅里,流调工作专班的民警们个个面带倦容。
本轮疫情发生后,兰州市公安局与卫健、疾控等部门常态联动。该局合成作战指挥中心在原有人员基础上,抽调业务骨干补充警力,组成流调工作专班,全天候封闭式值守,争分夺秒与病毒赛跑,已在工作岗位上连续奋战了20多天。面对高强度高负荷的工作,他们毅然决然选择坚守!
(一)
29岁的女警石甜甜是研判一组组长,多日的疲惫并未阻止她前往岗位的脚步。25日早晨,就在大家各自忙碌时,石甜甜因劳累过度突然晕倒,同事们立即将她送往医院治疗。
石甜甜虽然在合成作战指挥中心工作不到三年,但已经是一位业务过硬、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了。
“疫情发生之前,石甜甜主要负责电诈案件的研判。她工作起来脑快、手快,效率高。”合成作战指挥中心打击研判专班教导员宋月霞介绍说:“每逢上级部门或外地公安机关来中心参观、交流,反电诈这一块的讲解工作都是石甜甜承担。她还擅长舞蹈,参与拍摄了不少反诈小视频,真是一专多能。”
在专班内勤组警务技术三级主管高军那里,有一份石甜甜的工作数据记录:截至3月25日,本轮疫情防控中,石甜甜直接经手各类数据10000余条、人员轨迹800余人,拨打流调电话上千次,完成流调报告38份。
“巾帼不让须眉!工作中,她主动承担了比男同志更多的任务。作为仅有的两个女组长之一,有担当,能吃苦,不怕困难,凡事带头干,她做的工作报告经常成为领导表扬的模板。”说起石甜甜,同事张怡赞不绝口。
(二)
因连续多日高强度的工作,晕倒在工作岗位上的还有兰州市公安局某支队政秘科副科长李永琴。
疫情发生初期,李永琴第一时间响应局党委号召,主动请战,成为第一梯队预备力量。在疫情防控的重要阶段,李永琴把居家的孩子托付给老人,前往市局合成作战指挥中心参加流调专班。
“前些天下发的数据量大,同事们每天要在规定时间内处理完几百条数据。大家工作起来不分开白昼夜,只要接收到数据,都要第一时间完成流调。”在电话采访中,李永琴说“大家都在与病毒赛跑”,流调专班的每个民警都很了不起。
加入流调专班这个战斗集体后,李永琴主动向比自己年轻的“小老师”虚心学习,自我加压提升工作能力,充分发扬不怕苦、不怕累、连续作战的作风,坚守在阻断疫情传播链的幕后“战场”。3月23日,因长时间工作诱发脊椎病,他晕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在大厅里忙碌的合成作战指挥中心打击研判专班主任吴军,眼睛里布满了血丝。同事们说,市局领导已多次“责令”吴军休息,但他仍旧没有离开岗位。
“睡一会儿就够了,不能离开,好多事情需要协调、汇报。”吴军说,只要能用他们的辛苦指数提升群众的平安指数,这一切付出都值了。(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张瑞军 通讯员李存雄 李玉秀)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