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焊接。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陈德政 摄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刘九瑞 实习生 姚许凤
9月17日,“质量强省 富民兴陇——2025年主流媒体质量甘肃行”采访团走进酒泉奥凯种子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凯种机)采访。据了解,在这家拥有近70年历史的老牌农机企业里,制度不是墙上的标语,而是化作车间里一道道严谨的工序、一份份清晰的责任,成为实实在在守护质量的办法。
产品质量保障制度:为每台设备上好“法治锁”
在奥凯种机,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公司实行“质量安全总经理负责制”,从原材料进厂到产品出厂,每一步都有明确的标准和规定。公司还设立了独立的质检部门,配备120多台专用质检设备,对每一台设备的关键环节严格把关,确保交到客户手里的都是放心产品。这种对质量的坚持,让奥凯种机的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高达98.8%以上。
知识产权保障制度:为创新之火加上“保护罩”
创新是企业前进的动力,法治则是创新的坚强后盾。奥凯种机目前拥有440项专利。作为全省首批知识产权贯标试点企业之一,他们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推进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并制定了《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手册》。公司不仅设立了知识产权专项资金,还将创新成果变成标准,牵头制定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共25项。这套完整的知识产权保障体系,让技术人员可以安心搞研发,也推动了整个行业的规范发展。
生产安全保障制度:为工人兄弟撑起“防护伞”
“安全就是效率”,这句话在奥凯种机落到了实处。公司成立了“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每月召开安全会议,及时消除生产中的安全隐患。通过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为每一位员工撑起一把坚实的“安全防护伞”。在这里,安全不是应付检查的临时任务,而是成了每个人的日常习惯。
从精细的质量管控,到对创新成果的严格保护,再到对员工安全的高度重视,奥凯用最实在的方式,诠释了法治企业的内涵——那就是对规则的敬畏、对承诺的坚守,以及对人的关怀。这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正是奥凯种机近70年稳步发展,赢得市场的根本保证。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