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媒体看交通】法治夯基 科技固安 改善民生——甘肃交通人为积石山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发布时间:2025-08-08 09:21:04     来源:甘肃法治报

当太子山旅游大通道蜿蜒盘旋于青山绿水之间,当G310线大河家黄河大桥车流不息连通两省,当惠及于民的工岗政策落地生根,受灾群众用勤劳的双手共建崭新家园……甘肃交通人以法治为基,以技术固安,为积石山民生改善与区域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法治铺基,全程保障项目推进

积石山交通基础设施恢复重建项目总投资5.19亿元,涵盖71个项目761.73公里道路建设任务。灾后重建启动以来,项目严格按照国家及省政府关于公路建设、管养事权划分规定科学推进,省交通运输厅依法履行省级事权,高效推进3个国道项目共计70.13公里;积石山县负责实施农村公路项目67个684.22公里、永靖县负责实施农村公路项目1个7.38公里。事权明晰、责任法定,成为项目高效协同、全面完工的根本保障。重建全过程编制印发《交通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工作方案》《项目管理规程》等专项制度,确保程序合法、实施合规、质量过硬,法治保障贯穿项目立项、资金监管、工程验收的每一个环节。

(QEY 媒体看交通配图1)法治夯基 科(42676874)-20250808092253

新建后的大河家黄河大桥。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李晓云 摄

匠心精筑,大河家桥再续通衢

G310线大河家黄河大桥,作为连接甘肃与青海的重要省际通道,其快速恢复与提升,是法治护航与技术赋能的典范。临夏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按照省交通运输厅、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统一部署,依法合规启动应急抢修程序,高效完成桥梁关键构件的更换与加固。这是积石山6.2级地震灾后交通基础设施恢复重建的第一个项目。建设者们运用“彩色可呼吸混凝土防护涂料”等前沿技术,不仅让大桥结构更加安全耐久,更显著提升了其抵御环境侵蚀的能力。如今,恢复如初的桥面车流如织,法治全流程规范下的高效修复,让这条“黄金通道”重新成为区域经济血脉的强劲支点。

太子山旅游大通道。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李晓云 摄

技术赋安,太子山通道焕新颜

太子山旅游大通道积石山段,这条串联黄草坪、大墩峡等热门景区的56公里“金丝带”,在法治与技术的共同打磨下,已蜕变为一条安全可靠的风景线。重建团队以长远眼光,立足打造旅游路、富民路,对通道沿线进行了科学加固。针对地质风险点,尤其是28处易滑坡路段,严格依据工程规范进行加固处理,其中两处灾害风险点创新采用“锚固桩+挡土板”的综合防护体系。圆形桩基深扎地下10米,方形桩基深埋14米,如同大地的“定海神针”,构筑起游客安全出行的坚实屏障。项目在建设高峰期严格科学布局,保障了震后重建物资的运输生命线,最终仅用3个月即完成全部加固任务,让这条承载着诗与远方的通道以更安全、更畅通的姿态回归。

民心所向,以工代赈共建家园

法治的温度,体现在对民生的深切关怀。重建过程中,“以工代赈”政策被充分运用并依法落实。临夏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积极吸纳145名当地群众参与到项目建设中。这不仅为受灾群众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更激发了重建家园的内生动力。政策的规范执行,确保了群众合法权益,实现了“授人以渔”,将法治为民的宗旨落到实处。

法治为纲,技术为翼,服务为魂。积石山交通基础设施的全面重塑,是依法科学重建的生动实践。从大河家桥的焕然新生,到太子山旅游通道的科技固安,法治保障下的每一条路、每一座桥,都成为驱动区域发展的强劲引擎,承载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李晓云)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