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提升教育戒治质量
——省第一强戒所推进“四项重点工程”取得实效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龚利芳通讯员黄瑞铭
2022年以来,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立足教育矫治工作实际,围绕提高教育戒治质量中心任务,以“提档升级、争创一流、创新发展”为目标,以创新工作特色亮点为驱动,以加速社会化衔接帮扶为延伸,在统筹做好常态化教育矫治工作基础上,坚持守正创新,多线并进、多向发力,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推进“四项重点工程”任务落实落细,取得实效。
推动“党建铸魂”工程走深走实
加强政治建设,筑牢战斗堡垒。牢牢抓紧理论武装这条主线,通过“领学+讲学”“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方法,不断加强党员民警学习教育。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等组织生活制度,不断推进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扎实开展“学思想、铸忠诚、强担当”队伍教育整顿成效巩固提升年活动,驰而不息抓好纪律作风建设。
深化品牌创建,引领业务发展。打造“五心三不”党建品牌,构建“品牌质量服务化、品牌载体多元化、品牌内涵延伸化”党建工作新格局,以实际行动不断推动党建与业务双促双融。将“五心教育”理念贯穿社会化延伸工作始终,让教育矫治工作更有温度;依托“互联网+”平台,以品牌上墙、品牌数字化等方式方法,让党建品牌“活”起来;积极拓展戒毒工作社会化延伸“四度”,进一步提升品牌“含金量”。
推动“教育筑基”工程见行见效
紧紧围绕2022年度教育矫治工作要点,锚定目标,挂图作战,全面推进教育矫治重点工作贯彻落实。按照教育矫治纲要规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利用课堂化教育方法和电化教学方式,全面完成对戒毒人员的基础教育工作。通过开展精品课程评比、教学观摩活动,不断提高专兼职教师、工作专班人员的课堂化教学水平。广泛开展辅助教育,不断营造良好的戒治氛围。依托“席大红心理工作室”,搭建了三级心理咨询工作平台,不断深化心理健康矫治成效。
推动“亮点提升”工程提质增效
培育创新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深入挖掘和持续经营教育矫治“十大品牌”特色亮点,不断总结提炼教育矫治工作新经验、新方法、新成效。探索推广场所“正念防复发训练”科学戒毒优势项目,编辑撰写《正念防复发训练指南》手册,不断提升戒毒科研效果和质量。强化“3+X”戒毒康复运动项目,打造“一队一品牌,一队一特色”康复运动品牌。推动中医按摩戒毒方法和福康片中药戒治深度融合,持续提高中医戒治成效。搭建业务比武平台,打造教育矫治“七支队伍”,不断加强实战型、专家型、复合型人才培养。
推动“职能拓展”工程深入发展
拓展帮教平台,加强帮扶救助。依托“甘肃众航职业培训学校培训基地”,组织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和就业指导。联合省司法行政戒毒康复中心举办就业推介会,进一步拓宽解除戒毒人员的就业渠道。
深化禁毒教育,做好指导支持。积极发挥禁戒毒执法宣传职能优势,采取点单式服务,深入开展禁戒毒宣传警示教育“八进”活动。对接7个社区戒毒(康复)指导站,组织开展“金种子”培训计划,开展戒毒业务培训360人次。
服务社会大局,彰显责任担当。分别与永登县、红古区、西固区三地司法局签订社区矫正工作协议,建立所地联席会议制度。对接红古区司法局,协商激活法律援助服务站职能,让法律帮扶的“触角”有效延伸到场所内外。
坚持目标导向,科学探索研究。立足工作实际需要,建立戒毒工作社会化“345”工作体系,即坚持“共商、共建、共享”三大原则;实现提高社会戒毒人员管控率、就业率、操守率和提高毒品综合治理水平四个目标;落实教育宣传、心理咨询、就业指导、医疗康复、困难帮扶五大措施,推动各项工作深入发展。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