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第二强戒所“12345”工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2-12-28 15:28:14     来源:甘肃法制报

走好戒毒场所社会化工作延伸之路

——省第二强戒所“12345”工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龚利芳

2022年,省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为发挥好戒毒场所人员、资源、经验之优势,探索司法行政戒毒场所社会化工作延伸之路,紧紧围绕中心任务,聚焦指导支持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禁戒毒宣传三项重点工作,探索出“一核两翼三向发力,四步并行五位推进”的“12345”社会化延伸工作模式。

“一核”

以履行戒毒场所法定职能,发挥专业优势,探索社会化延伸和参与社区矫正路径为工作核心。今年以来,省第二强戒所按照省司法厅、省戒毒管理局的整体部署,凝聚共识,统一思想,主动作为,将社会化延伸作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实际举措纵深推动实施。所党委先后研究制定了《甘肃省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社会化延伸工作方案》《甘肃省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社会化延伸工作计划》,统筹安排、分步实施,先后与兰州市安宁区、定西市安定区、陇西县、平凉市崆峒区、庆阳市西峰区以及兰州新区职能部门签订协议,推动社会化延伸工作常态化进行。

“两翼”

健全社会化延伸和参与社区矫正机制;培训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专业力量。今年来,省第二强戒所指导支持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先后开展该所戒毒人员复吸状况回访调查2次,撰写高质量调研报告,在全系统转发,为全系统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支持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经验模式,在社区矫正工作制度化、系统化方面进行了完善。

“三向发力”

做精指导支持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做好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做强禁戒毒宣传工作。省第二强戒所做精指导支持社区戒毒(康复)工作,以教育矫治大队人员为主,由所领导带队,抽调民警组成指导支持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和参与社区矫正工作专班,在维护和打造精品工作站上发力,在固化所内教育成果上落笔,先后开展心理辅导、法治讲座等活动6场次。

做好参与社区矫正工作。成立由所党委书记、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依托教育矫治大队成立工作专班,在机构机制运行、专业力量培训上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邀请省、区社矫局开展培训2次,为选派民警胜任参与社区矫正工作打好基础。

做强禁戒毒宣传工作。省第二强戒所大力开展“八进”活动,选派民警进学校、进社区、进工地、进军营等开展禁戒毒宣传24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采取线上+线下、民警+专家、个体+团队的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开展禁戒毒宣传。

“四步并行”

坚持“落实、行动、创新、总结”四步并行。省第二强戒所以“干事不越权,参与不干预”为工作原则,积极对接区、县司法局,共同研究戒毒场所参与社区矫正和刑罚执行一体化建设工作路径。率先成立安宁区司法局、省第二强戒所双方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参与社区矫正执法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确保组织、人员、工作“三到位”,逐月安排工作内容,细化工作措施,确保人员、工作、效果“三落实”。

蹄疾步稳抓落实。按照省厅局的相关工作要求,大胆探索实践,省第二强戒所与安宁区司法局沟通协调,组织召开社区矫正工作对接推进会,建立社区矫正警示教育基地。由教育矫治大队具体负责实施,积极对接相关县区,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联席会议机制、定期研判工作机制,为横向拓展纵向联合,全面推进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奠定了基础。

精心谋划创亮点。省第二强戒所以落实省司法厅助力“四强”行动指导意见、推进指导支持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和参与社区矫正工作为重点,选派民警分赴定西、平凉、庆阳、陇西等地,对社区矫正对象开展法治宣传、集中训诫、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社区调研、共谋矫正举措、法治专题讲座等教育手段,推动司法行政戒毒人民警察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取得实效。

统筹协调谋新篇。省第二强戒所定期开展交流研讨,充分利用戒毒警察身份、专业优势和司法局社会服务职能优势,建立长效机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模式,为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做好社区矫正工作提供了制度支持。

“五位一体”

积极构建场所、家庭、社会、高校、政府部门“五位一体”的社会化禁毒大格局。今年以来,省第二强戒所组织民警深入五个市县,为40多个街道(乡镇)90多个社区民警、禁毒专干、网格员等400多人开展了6场次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实务工作培训、心理疏导、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走访维护了6个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指导站。积极与驻地政府职能部门互联,与驻区高校优势互补,与专业机构协作,与家庭沟通,整合社会资源,持续发力造势。采用内外联动“三位一体”的培训模式,开展“共建共联赋能助力”行动,以云课堂直播互动和腾讯会议直播网络教学的形式,对兰州城市学院、甘肃政法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500多名大学生开展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专业人才培训,培养专业人才,提供人才储备。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