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劳动精神争当时代先锋
——记“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状”获得者武威监狱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龚利芳
近年来,武威监狱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五大体系”,着力“五个提升”,全面践行“人精神、事规范、物整洁”工作标准和“崇文尚法、忠诚担当、敬业奉献、守正创新”监狱精神,统筹做好疫情防控、监管安全、教育改造、队伍管理各项工作,“平安、法治、智慧、文明、清廉”监狱建设迈上了新台阶。监狱连续5年被评为全省监狱系统先进单位,连续11年实现了罪犯无脱逃、无重大狱内案件、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无重大疫情。2022年武威监狱荣获“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状”。
“学”字为要“践”字增效
政治引领铸忠诚
打铁必须自身硬。武威监狱坚持把讲政治作为第一要求,把讲忠诚作为第一标准,采取党委中心组引领学、集体教育拓展学、支部集中深入学、研讨交流跟进学、教育基地践学、网络平台自主学“六学”方式,上好理论武装“必修课”、知行合一“实践课”和党性修养“终身课”“三堂课”。常态化推进政治轮训,监狱400余名党员民警定期接受“政治体检”。
聚焦引领夯基础。武威监狱牢牢扭住党建工作责任制这个“牛鼻子”,以育为先,以干为要,以用为本,压实“两个责任”,落实“两个清单”,实化“六抓”举措,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和监狱综合治理,打造了“政治强、业务精、党建好、作风实、服务优、文化浓”的“六型”监狱机关。6个党支部被命名为“标准化范党支部”,监狱党委班子连续5年被省司法厅评为优秀领导班子。
实践力行显担当。武威监狱围绕“六稳”“六保”,采取送法普法、心理咨询、健康义诊、项目扶贫、消费扶贫、困难帮扶等系列措施,助力帮扶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帮扶慰问困难户、改善村容村貌、加强环境治理等方面累计投入资金25.6万元,帮助募捐资金7.2万元,订购农产品金额117.9万元,《真扶贫、扶真贫》典型经验被司法部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采用报道,2021年监狱驻村帮扶工作队被评为优秀驻村帮扶工作队。
“安”字当先“细”字发力
维护稳定促正义
安全稳定大于天。武威监狱紧盯“四无”目标,强化“三个首先”,落实“五个到位”,建立“五项机制”,严格“七个亲自”“七个在场”,加强应急演练,做到了罪犯安全管理“零脱管”、狱情研判处置“零遗漏”、关键环节管理“零漏洞”、隐患排查整治“零懈怠”。年均开展安全竞赛等系列活动20余项,问题隐患整改率均达到100%。充分发挥“一项制度就是一道防线”的作用,强化罪犯“互监管理”,优化“1+2+2+6”警务模式,完善“五级”监控体系,畅通“120”绿色通道,完成了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达标建设。深化扫黑除恶斗争,加强涉黑涉恶罪犯管理,收集涉黑涉恶线索98条,抓获涉嫌寻衅滋事犯罪嫌疑人14人。
平安创建结硕果。武威监狱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硬化保持监狱长期安全稳定“20条措施”,深化“三共”“八联”,建成“智慧监狱”,实现驻地生产安全监管、消防安全管理、社会医疗管理、食品安全监管“四进监狱”,监狱被评为平安武威建设优秀单位。
公正执法铸正义。武威监狱深耕主责主业,以“减假暂”案件办理为切入点,立起“见底清零”标杆,严把“审查五关”,落实“四榜公示”,细化“七项措施”,责任、措施、纪律跟进,程序、时间、质量并行,积极推进刑罚执行一体化建设,促进了执法公开、公正和公平,实现了法律效果和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育”字托底“创”字提劲
践行宗旨强质效
强化融合增效能。武威监狱遵循育人规律、改造规律和学习规律,以“五组三中心二室二站”为支撑,完善“网络+”教育改造机制,推动改造理念方法从封闭向开放转变,教育改造工作从“碎片化”向“系统化”转变,20余项教育改造成果在系统内推广应用。
突出特色创品牌。武威监狱追本溯源,守正创新,围绕“四个三”文化改造内容,激发“三个声音”,培育“三个分队”,拓展“三个载体”,抓好“四个专栏”,“一区一品牌、一室一特色”“书香狱园”建设成效明显,评选命名“书香监区”6个、“书香个人”247个。实施“3+5+N”改造模式,开展菜单式、点对点的线上线下教育,推进罪犯标准化电教中心建设,挂牌成立了罪犯法律援助工作站及个别教育、心理矫治2个专家工作室,借助“331”帮扶工程援助罪犯185人次。
矫治培育显成效。武威监狱强化“三级矫治网格”,突出“四位一体”心理危机干预,常态化开展罪犯危险性评估工作,罪犯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率均达100%。积极推进劳动改造“一培育三提高”工作法,创新罪犯刑释就业推介形式,800余名临释人员与社会企业签订了就业协议,彰显了劳动改造的社会价值。
“真”字立本“实”字为功
为民服务践初心
牢记宗旨葆本色。武威监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回应群众期盼、提升群众满意度作为做好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大力推进“惠警暖警”工程,制定“为民办实事”24项措施、“为基层解难题”10项措施,对账销号,推动了为民办实事落地见效。
暖心服务实举措。武威监狱紧扣“2315”工作举措,出台“四项办理”“六个一服务”“六送六帮”“四心四线”、思想政治“66786”等制度机制15项,办理具体事项680余件。充分发挥党、工、妇、团的作用,建好“职工书屋”“职工之家”,评选“岗位之星”,开展慰问帮扶、金秋助学、健康体检、生日祝贺、文艺展演、运动会等健康有益的活动,营造了“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氛围。
便民利民有温度。武威监狱健全“一站式”首问负责制,完善“对外窗口”便民设施,优化办事流程,常态化推进刑满释放安置帮教无“缝”对接,对外业务办结率达100%。开设社区矫正人员“法治小课堂”,推进“法律六进”,开展法治宣传、法治服务、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务活动。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坚持“四个深入”,突出“三个帮扶”,抓好“五项服务”,持续开展“三助”活动,社会公众对监狱总体服务意识、服务水平满意度均达到97.5%以上。
“严”字守关“紧”字贯通
齐心抗疫固成果
面对疫情,武威监狱主动扛起责任使命,用战疫情、保安全的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慎终如始固战果。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武威监狱按照“高于平时、严于地方”的原则,及时调整勤务模式,修订完善应急预案,严格执行监狱“防控令”“12345”法则等制度规定,持续巩固了疫情防控成果。
逆行而上当先锋。武威监狱党委带领全体民警职工做到了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部分民警职工连续封闭执勤长达60天以上,涌现出了省司法厅、省监狱管理局系统抗疫表现突出党员38个、表现突出基层党组织12个,荣立个人二等功1人、三等功2人,获嘉奖4人、先进个人34人。
近年来,武威监狱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荣获全国司法行政系统集体三等功和“陇原司法为民好榜样”称号。1名民警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被省政府授予一等功,1名民警被评为全国司法行政系统“新时代司法为民好榜样”,1名民警被评为全省“百名新时代政法英模”,1名民警被评为中政委年度“平安之星”候选人,1名民警被评为“陇原司法为民好榜样”。监狱成立劳模工作室1个,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6项。
弘扬劳动精神,争当时代先锋。武威监狱将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践行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劳动精神和劳模精神,以工匠精神铸造武威监狱更加美好的明天。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