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监狱多措并举提升教育改造质量

发布时间:2022-12-09 16:21:54     来源:法治甘肃网

攻心治本促改造

——武威监狱多措并举提升教育改造质量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龚利芳

  今年以来,武威监狱紧盯省监狱管理局“1366”教育改造体系建设,探索构建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罪犯教育改造工作新模式,有效发挥教育改造攻心治本作用,着力提升教育改造质量,确保监狱持续安全稳定。

  ——坚定教育方向,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引领,筑牢罪犯“五认同”“五树立”。武威监狱组建“思政大讲堂”讲师组,监狱长带头讲“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课”,讲师组民警围绕时政热点、刑事政策等内容开展“直播+录播”思想政治教育课12期。邀请党校教授、市直学校教师等开展专题讲座10期,视频网络中心推送全国两会、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视频50余集,全方位、多角度宣讲党史国情、政策法规,引导罪犯深化“五认同”。

  ——坚持规制规训,以行为规范和法治教育为重点,树牢罪犯服刑意识、法纪观念。武威监狱多层次开展宣传教育,落实分监区、监区、监狱三级考核检查制度,4月份组织开展规范化考核。6月份开展罪犯行为规范、应知应会现场考核。9月份部署开展为期3个月的“两规范”考核评比活动,将“两规范”考在日常、严在平常、抓在经常。深入推进“八五”普法教育,以涉黑涉恶罪犯法治教育为重点,邀请公检法工作人员、专职律师开展法治讲座5期,开展法律援助活动4期,举办民法典、反有组织犯罪法、“6•26”禁毒专题教育各1期。12月份组织开展“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引导罪犯认清犯罪危害,反思犯罪行为,增强法纪意识。

  ——聚焦改造质量,以综合施策攻心教育为抓手,提升罪犯改造质效、转化成效。武威监狱制定实施《教育日一日流程》,细化三课编班和教育日课程安排,加大督察、巡查力度,发布专项督察通报76期,有效规范教育日流程,确保教育日时间、内容、人员、效果“四落实”。今年上半年,自学考试7人通过10科次,“三课”考试合格率100%。

  ——丰富文化活动,以深化监区特色文化建设为载体,促进罪犯改过迁善,积极改造。武威监狱深化“一区一品”文化建设,摸排和组建监狱艺术队3个,书法、绘画、棋类、阅读等兴趣小组144个,购置活动用品,充实活动内容,寓教于乐,以文化人。拓展凉州文化进监狱活动载体,自主编印《传统文化教育读本》,邀请市直名师开展凉州文化专题讲座4期,下载推动CCTV10《魅力凉州》《凉州会盟》等纪录片10余集,厚植罪犯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增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融合改造手段,以优化监地“双纳入”工作机制为依托,提升罪犯谋生就业技能。武威监狱优化2022年技能培训专业设置,开设专业缝纫工、烹饪工等6个专业,培训罪犯268余人,实施马兰花创业培训计划,参加培训161人,提升罪犯谋生就业、自主创业技能。

   ——注重人文关怀,以帮扶慰问、解难纾困为关键,促进罪犯增强信心,积极改造。武威监狱组织开展“三无”和重点困难罪犯帮扶慰问活动3场次,帮扶罪犯300人,发放帮扶物资3万余元,开展专题讲座2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2期,让“三无”罪犯和确有改造困难的重点罪犯切身感受党和政府的真切关怀,增强改造信心,积极服刑改造。深化“331”帮扶工作,先后到张掖市甘州区,武威市凉州区、古浪县、民勤县对确有实际特殊困难的14个家庭开展“331”帮扶活动,搭建“线上”亲情桥梁,发挥了众帮共教送温暖和亲情感化促改造的积极作用。

  武威监狱通过夯基础、促规范,改造体系更加系统完善;通过树典型、拓载体,“书香狱园”建设成效显著;通过强基础、巧融合,视频网络教育系统作用凸显;通过重引领,促提升,专家工作室功能作用有效发挥;通过重交流、促合作,“双纳入”工作纵深推进。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