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监狱十五监区搭建“九个一”载体 提升能力打造一流高戒备监区

发布时间:2022-12-02 12:44:11     来源:甘肃法制报

兰州监狱十五监区搭建“九个一”载体

提升能力打造一流高戒备监区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龚利芳 通讯员 师永宁

2022年,新组建的兰州监狱十五监区(高戒备监区)党支部坚持科学执法、依法执法理念,将监狱党委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高戒备罪犯管理全过程,打造一流“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高水准”高戒备监区。

一面党旗引领,提升政治能力。监区党支部以党建工作引领高戒备罪犯管理教育全过程,抓班子、带队伍、强作风,深化对高戒备罪犯管理教育的规律性认识,坚持不懈把作风建设作为党员民警忠诚履职尽责的具体体现,将其纳入落实监狱党委决策部署主体责任和支部班子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一盘棋统筹,提升协调能力。监区党支部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一盘棋推进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五位一体”建设,统筹疫情防控、扫黑除恶、高戒备管理矫治、监管安全等具体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推进,提升协调能力,明确主体责任,逐项落实落地落细,形成统筹协调、联动一致、合力攻坚的工作格局,立足长远谋划发展,在“查问题、建机制、不断档、促提档、夯基础、提效率”的工作模式中,有效推动监区持续安全稳定、持续向好。

一竿子到底,提升执法能力。采取清单式量化管理、台账式梯次推进、流程化标准规范、精细化因材施教的方式,增强罪犯管理教育措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人一册一档,建立台账,清单式量化目标责任,分类关押,封闭管理;一人一策一案,针对性制定教育转化方案,因人施策,因材施教,实施差异化个别教育改造,精细化高戒管理;一日一学一思,学法律、学规范、学国学、常感恩、勤反思,督促罪犯对违规违纪行为再检查、再认识,深挖根源找原因,集体讨论、现身说法,书写心得体会、思想汇报,自省自励,洗涤灵魂;一日一练一评,严格高戒罪犯一日流程,完成各项训练内容,练队列、抓养成,干警每日考评,培养规矩意识,矫治恶习,民警直接管理,一杆到底,提升高戒执法能力。

一张表推进,提升服务能力。根据《罪犯高戒备管理审批表》,熟知并掌握收押罪犯的基本情况,依照罪犯违纪事实、行为特征,结合罪犯的犯罪经历、性格特征、价值取向、处世态度、现实表现、身体状况,制定翔实客观的分类措施,以挂图作战、对表推进的方式,严格落实阶段管理教育措施。

一股绳防风险,提升研判能力。监区党支部团结带领党员民警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着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业务精湛、体魄强健、能打硬仗的党员民警队伍。利用警务通手机大数据、智慧司法网,让人防、物防、技防和联防连为一体,共同发力,使民警能及时掌握犯情动态,防止高戒备管理罪犯因重新违规违纪而危害监狱持续稳定。加强与罪犯之间的沟通,加大管理教育力度。从家庭亲情、思想道德、身心健康、人之常情上关怀罪犯,及时帮助他们答疑解惑,使其情绪稳定,激发其改造信心,将矛盾尽量解决在萌芽状态。

一体化闭环督查,提升防腐能力。构建“组织——社会——家庭”管理模式,明确“党支部——支部成员——党小组——党员民警”的党风廉政和惩防体系工作责任及职责,加强督导检查力度,树立标杆,以点带面,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长效机制建设良好局面,促使民警严格按照政治标准第一的原则,公开、公正、公平地执行《监狱法》和各项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把刑罚执行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落到实处。

一把尺子量到位,提升管理能力。建立高戒备管理罪犯日动态考核台账,翔实记录罪犯的一日学习情况、内务卫生、训练表现、思想状况、遵纪守规、行为表现,由民警对每日学习训练内容进行考核评分并签字确认。以更高、更严、更精细的管理,严肃惩戒和深入矫治,达到矫正罪犯不良思想、不良行为和不良习惯三个效果。

一个口答疑,提升学习能力。监区党支部教育引导党员民警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始终站在思想解放和实践创新的前沿,自觉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一种能力和素养,抓时间、挤时间,以学习的不断深入推动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努力做学习型、创新型人民警察。教育引导党员民警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广泛涉猎法律、教育、心理、传统文化等各方面的知识,坚持学法、明法、研法、懂法、守法,规范执法。

一条线贯穿,提升应急能力。监区党支部始终以监管场所的安全稳定为底线,积极开展消防演练、处突演练、防暴演练,实战化练兵、常态化练兵,强化监管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增强民警安全稳定首位意识,强化底线思维,提升应急能力和执法管理水平。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