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武山县司法局山丹司法所

发布时间:2022-11-15 19:45:51     来源:法治甘肃网

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司法所

——记“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武山县司法局山丹司法所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齐洪德 通讯员 王文玲

近年来,武山县司法局山丹司法所聚焦坚守公平正义、致力和谐稳定这个根本,树牢为民情怀,忠诚履职担当,在人民调解、法治宣传、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法律援助等各项工作中积极作为,着力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司法所,深入践行法治为民理念,为乡村依法治理作出了积极贡献。201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司法所”,2022年荣获“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突出政治引领   打造过硬队伍

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建立例会学习、案例分析、“一周一法”等制度,开展政治理论学习、警示教育、案例分析、不断筑牢思想根基。注重司法所队伍体系建设,依据工作职能,在镇村两级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23个,通过法治讲座、案例指导、以案释法,培养人民调解员136人、法律明白人182人。建立分类管理、帮带培养、绩效考评、以案奖补等机制,激励调解员队伍积极作为、发挥作用。大力提升人员能力素质,着力打造“五个过硬”基层司法行政队伍。

突出规范建所  提升服务水平

按照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要求,配备150平方米业务用房,科学设置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功能室,同步配置公共法律服务自助终端、查询平台、社区矫正远程点检系统等现代化办公设备,有效提高了服务管理信息化、精准化、智能化水平。健全完善普法宣传教育、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各项规章制度,明确所内人员职责分工、服务事项及工作流程,司法所工作质效和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实现了“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突出公平正义  维护社会稳定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解“三包”责任制(即司法所人员包片指导、驻村干部包村负责、调解员包案化解),重点围绕疫情防控、征地拆迁、婚姻家庭、邻里矛盾等苗头性线索,每月集中开展拉网式排查,分类建立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统筹调解资源,设立“张彦荣个人调解室”,充分运用“三调联动”和多元化解机制,采取法律指导、情绪疏导、教育引导等方式,调处各类纠纷650件,成功率达98%以上,挽回经济损失100多万元,帮助申请落实法律援助23起,涉案金额35万元,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切实发挥了人民调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作用。

突出感情融入  精准帮教转化

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以强化教育矫正、监督管理、帮困扶助为重点,推动矫正帮教和基层治理融合,对累计监管的52名社区矫正对象逐人建立电子档案,在从严落实定期报到、思想汇报、学习教育、公益劳动等制度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走访慰问、交流谈心、排忧解难、创业就业,鼓励他们重树信心、融入社会,实现社区矫正管控有“法度”、安置帮教有“温度”。截至目前,通过引导参加技术培训、协调落实贷款等措施,鼓励36名“两类”人员发展果蔬产业,为65名联系了就业岗位。

突出方式创新  强化法治教育

深入推进“八五”普法规划,以“法律八进”为载体,通过法治讲堂、现场咨询、发放资料等形式,扎实开展法治宣传主题活动。积极创新宣传方式,全力构建“互联网+”法治宣传模式,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围。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