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五个聚焦”推动公共法律服务提质增效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孙涛 通讯员 张邺
近年来,定西市司法行政系统始终着眼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着力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均衡化、协同化上求突破,着重在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方式智能化、精准化上寻创新,采取一系列便民利企举措,有力推动了公共法律服务高质量发展。
聚焦精准便捷 创新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方式
“我们在全市8个重点企业集中区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充分发挥指引、转介作用,依托县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资源,实现企业有需求,中心有响应。”定西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搭建政企法律服务“快车道”。
与此同时,定西市司法行政系统以平台建设为目标,完善公共法律服务设施,健全公共法律服务基础功能,整合公共法律服务优质资源,缩小公共法律服务城乡供给差距;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持续创新法律服务方式,推广应用“定西法治宣传”“甘快办”一键找法律服务,同步编印《定西公共法律服务信息册》,投放乡镇、村社党群服务中心,方便群众随时随地查找所需法律服务。
聚焦简政便民 提升公共法律服务综合能力
据介绍,定西市压减法律援助办理时限,由法定7日缩短为2日,落实困难群众免于经济状况审查,推行告知承诺和容缺受理制,全面落实办理公证一次性告知,全力推进“只跑一次”公证法律服务,对法律关系明确、事实清楚、无争议的公证事项,实现当日受理、出证。加速推进“一网通办”,主动对接政管部门,配合完成甘肃省政务服务平台事项认领、数据编目、资源挂载工作,完成95项政务服务事项数据对接工作,积极开展平台办件,现已办理公共服务事项14件。
聚焦就近施援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定西市充分释放法律援助优质资源,实现法律援助多元精准“滴灌”,务实推动《贯彻落实市委优化提升发展营商环境十条举措》,全力推行市域内法律援助异地协办,打破时间、地域和层级限制,就近申请法律援助。同时,为军人军属、农民工、老残幼妇等群体,简化办事流程,优先受理、办理,并对涉及农民工讨薪案件,实行先受理后审查。今年以来,全市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282件,涉及农民工讨薪法律援助案件1193件。
聚焦深化改革 推进公证行业市场化发展
定西市优化事业体制公证处运行,有序推进合作制公证处改革,有效解决公证行业发展乏力,不能很好适应当前市场化需求的问题。从加快推进公证机构改革、加大公证员培养力度、加强公证员职业保障等方面助力公证行业摆脱困境。立足实际,推动定西市恒定公证处试点改革,拓宽公证业务领域,稳妥推进企业化、市场化运维模式,培育壮大公证机构内生动力,确保改革进展顺利,过渡期运行良好,逐步向合作制方向发展。
聚焦行业监管 抓实司法鉴定行业考核考评
“全市严格控制审批司法鉴定业务增项、机构法人变更事项,坚决杜绝司法鉴定机构违规超范围鉴定、违规出具鉴定文书,签订《定西市司法鉴定人‘十不准、一承诺’诚信执业书》,强化司法鉴定诚信执业意识。”定西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说,通过集中开展司法鉴定机构诚信等级评估工作,从机构资质、依法执业、内部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具体参照35项评分标准,对全市6家司法鉴定机构进行了综合评估,对本年度评为C级的两家司法鉴定机构作出约谈提醒,暂停申报业务增项,做到用强力监管倒逼提升司法鉴定行业整体质量。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