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知承诺制典型案例四】天水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快捷办理已故缴存人死亡销户公积金提取案例

发布时间:2022-09-26 21:57:21     来源:法治甘肃网

推行告知承诺制是我省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和推进“减证便民”、转变政府职能的重点工作,对于从制度、机制层面解决企业和群众办证难、办事慢、效率低等问题,进一步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具有重大意义。

我省作为全国开展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试点省份之一,自开展工作以来,已实现了省市县三级全覆盖,目前全省1800余家单位,开展告知承诺制事项10000余项,办理260余万件,累计减少证明材料600余万份,极大地方便了企业和群众办事,各地在工作中也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省司法厅从市州报送的相关材料中筛选出一批典型案例进行刊登,供各地各部门学习借鉴,通过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告知承诺制工作在全省政务服务领域全面深入开展。

天水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快捷办理

已故缴存人死亡销户公积金提取案例

基本案情

2021年4月21日,天水市张家川县居民马女士到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张家川管理部办理已故缴存人(其丈夫)死亡销户提取业务。按照相关规定,死亡销户提取公积金需提供:户籍注销证明或死亡证明、亲属关系证明、身份证、银行卡等材料,但由于还有部分财产未处理完结,暂不能办理销户。管理部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随即告知马女士该项业务所需的部分材料已纳入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目录清单,她只需签订一份申请承诺书即可。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马女士现场填写了承诺书,经当场审核其他材料后,立即为其办理了提取业务。

背景情况

为推进服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促进政务公开,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效能,方便缴存职工办理公积金业务,天水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天水市住房公积金业务工作管理制度》。根据提取业务规程,公积金职工死亡销户提取需继承人提供户籍注销证明、《居民医学死亡证明书》或火化证任意一项均可,但由于部分家庭还存在一些特殊原因暂不能办理销户,也不能提供其他两项证明。因此,已故缴存人公积金账户只能长期处于封存状态,给缴存职工家属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为解决这一问题,天水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根据《甘肃省政务服务事项告知承诺制实施办法》制定了《天水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证明事项申请人承诺书》,对办理公积金提取业务所需相关证明材料以承诺书的形式替代,简化了办理手续,压缩了办理时限,方便了办事群众。

经验做法

(一)以人为本,服务社会。近年来,公积金缴存人死亡销户提取业务所需部分材料开具难、难提供的问题造成了缴存群众“办事慢”“来回跑”的困扰。市住房公积金中心以解决实际问题、减轻群众负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相关调查研究,积极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简化已故缴存人死亡提取公积金办理手续。

(二)统筹推进,高效便民。用个人承诺书代替户籍注销证明等材料,既要保证利民便民,也要防范道德风险和欺诈行为。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在申请人出具承诺书后,工作人员要加强内部审核力度,提高审查能力,与有关单位核实具体情况,防范业务风险。

(三)强化制度,探索举措。认真分析研判当前公积金提取、归集、贷款相关政策进行优化调整,建立健全业务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住房公积金提取、贷款风险防范,维护广大缴存职工合法权益,积极推出便民利民举措。

实施效果

通过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减少证明材料、精简办事流程、压缩办理时限,提高了办事效率,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2020年至2021年用承诺书代替证明材料的业务办件量为1119件,减少材料数量1119件。做到办理环节更简、提交资料更少、办事门槛更低,极大减轻了办事群众来回跑路的负担,进一步增强了群众办事便利度,提升了便民服务的社会形象,切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足感。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龚利芳 整理)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