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打造公共法律服务靓丽名片

发布时间:2022-09-20 23:14:10     来源:法治甘肃网

民勤:打造公共法律服务靓丽名片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王刚

“法律服务志愿者就是最美风景民勤人”,在民勤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留言簿上,一行简短的话语,道出了办事群众的心里话。

一句“您好!”、一声“请坐!”、一杯热茶,是民勤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志愿者的接待日常。洁净明亮、井然有序的工作环境,法律服务志愿者耐心细致地讲解,如涓涓细流滋润着每一名前来办事群众的心。

近年来,民勤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始终坚持办理“一条线”、公证律师法律援助行政复议“一条龙”的服务方式,有效解决了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中心设有党员活动室、调解室、法治书屋、法律援助工作室、律师办公区、公共法律服务大厅、法律志愿服务室、公证室等。公共法律服务大厅有公证、法律援助、法律咨询、志愿服务、行政复议等5个服务窗口,安装了开放式综合服务柜台、触摸查询一体机、电子显示屏,开通“12348”“4120148”等热线电话,向广大群众提供普惠、均等、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自运行以来,已累计接待群众2万多人次,办理各类业务2600余件。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这是民勤街头48个灯箱中的法治宣传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将法治理念嵌入居民群众的心中。

走进民勤县泉山镇小西村,首先跃入眼帘的便是屹立在路边的路灯法治宣传牌。村里,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墙、村级党群活动中心……处处都有法治元素。小西村,这个拟打造的“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牢牢把握依法治村这一法宝,以民主法治为主线,以党建引领为抓手,推行基层法治新模式,不断提高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

法治广场是民勤县普法浪潮中的一朵“浪花”,也是民勤县创新普法方式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民勤县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充分发挥普法先行、法治引领作用,加强农村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和幸福感。组建了由151名志愿者组成的民勤县法律志愿服务分队,聚焦重点时段宣传,创新普法载体,灵活运用图解、动画、小视频、案例选编等方式,利用政府网站、“村(社区)法律顾问”微信群、法治宣传公众号、司法行政工作群、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群等持续开展法治宣传活动,不断扩大法治宣传覆盖面。截至目前,建成县级普法微信群2个,乡镇普法微信群19个,“村(社区)法律顾问”普法微信群258个,参与人数达39000多人。

秋日的晚上,在甘肃水务民勤供水有限责任公司的会议室内,灯火通明,座无虚席,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体检”活动正在这里举行。大家聆听法治讲座、现场互动解答、座谈交流,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是民勤县司法局组织开展“百名律师进千企”法律服务活动的一个场景。

近日,汤女士在民勤县公共法律服务大厅公证窗口办理小额继承公证,不到半日便取得了公证书。民勤县将“优化公证服务更好利企便民”列为2022年度法治为民办实事十大项目以来,民勤县公证处对于当事人能够提供真实、合法、充分的证明材料且不需要核实的公证事项,以及法律关系简单的公证事项,大幅压缩出具公证书的时限,并积极推行小额继承公证“即日办”。

在民勤县人民法院,该县法律援助中心受理的首例涉外法律援助案件开庭,县法律援助中心指派律师为2名被告人进行辩护。近年来,民勤县法律援助中心紧盯重点人群,把妇女、留守儿童、残疾人、老年人、农民工等群体作为法律援助的重点服务对象,开辟“绿色通道”,降低援助门槛,在19个镇(街道)司法所和看守所、法院、检察院等单位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在全县两家律师事务所设立法律援助联系点,推行一次性告知和一表申请制,全面推行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制,有效维护了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为弱势群体撑起一片蓝天。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