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州“智慧矫正”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发布时间:2022-09-19 14:01:04     来源:法治甘肃网

工作在“掌上” 管理在“指尖”

——肃州“智慧矫正”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魏世东

“以前都是跑到司法所报到打卡,现在好了,通过钉钉就可以远程报到打卡了。而且矫正期间的学习也可以通过APP在网上进行,真是方便多了!”近日,家住肃州区下河清镇的社区矫正人员夏某对记者感慨道。

近年来,肃州区认真对照司法部“智慧矫正中心”建设标准,着力提升社区矫正信息化建设水平,做到管理制度完善、系统使用流畅、数据录入准确、精准快速响应、便于矫正对象使用,推动社区矫正工作从人工管理到智能化管理、从粗犷管理到精准化管理、从单一管理到集约化管理,“智慧矫正”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智慧矫正”软硬件配置

肃州区建立了社区矫正指挥中心,配备了多功能显示屏、语音传输接收设备等,投入33.32万元建成了社区矫正远程视频督察系统,实现了区、乡两级社区矫正执法监控资源的实时预览。

在社区矫正监管中心和22个基层司法所配备了人脸指纹识别仪,配发执法记录仪23个。

对接全省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协同办案平台,配置了社区矫正业务专用电脑,依法办理社区矫正调查评估、入矫案件110件。

2021年投入资金17万余元实施司法所维修改造项目,为铧尖、油田等司法所落实新的办公场所,改造提升了基层社区矫正办公条件。

规范健全管理制度  保障“智慧矫正”建设

肃州区在区本级和15个乡镇、4个街道全部成立了社区矫正委员会,明确了工作职责,实现了社区矫正领导机构从城市到农村的全覆盖,率先在全市成立了县级社区矫正管理局,在规范执法主体上实现了新突破。

制定印发《肃州区社区矫正对象请销假管理办法》《肃州区社区矫正档案管理办法》《社区矫正法律文书格式(范本)》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研究制定了《社区矫正工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工作规范化程度进一步提升,为“智慧矫正”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机制保障。

充分发挥社区矫正委员会职能作用,为22个司法所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45名,吸纳7名政府购买服务人员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同时,积极组织律师、社区工作人员和社区矫正对象家属等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进一步夯实了工作基础。

强化智能执法监管 筑牢“智慧矫正”安全网

肃州区综合运用“系统+手机+APP”模式,堵塞安全隐患漏洞,防止社区矫正对象脱管漏管。依托社区矫正管理系统依法办理社区矫正各项业务,实现了“人在网上走,事在网上办,结果网上查”的信息化目标。运用社区矫正远程视频督察系统,适时对22个司法所开展应急指挥、执法调度、监督管理、教育矫治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及时发现并协调处理设备运行故障,应急处突响应时间大大缩短,监管力度和效率显著提升。

通过微信、钉钉等载体,随时随地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会议通知、视频通话、心理辅导等日常工作,实现了“工作在掌上,管理在指尖”的智能化管理。

狠抓智能教育帮扶 发掘“智慧矫正”功能

肃州区充分利用已建成的教育学习平台、管理模块,全面提升“智慧矫正”建设应用的工作质效。

组织各司法所依托社区矫正教育学习平台,每月推送具有针对性的形势政策、法律法规、思想道德等学习内容,社区矫正对象运用手机APP开展自主学习。平台运行以来,全区社区矫正对象自主线上学习总时长44636.67小时,平均学习时长129.38小时。

开播“肃州法治直播间”,动员社区矫正对象通过“肃州综治”抖音号观看直播,增强了社区矫正对象的法治意识。

各司法所运用管理系统“教育矫正”模块,定期对每名社区矫正对象教育学习、社区服务等情况进行记录、统计、查看,实现矫正教育成果可视化、社区服务质量可量化。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