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观摩省第一强戒所“党建铸魂”工程

发布时间:2022-09-13 23:17:00     来源:甘肃法制报

有特色 有亮点 效果好

——全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观摩省第一强戒所“党建铸魂”工程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龚利芳

9月8日,全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召开“党建铸魂”工程现场观摩会,对阶段性工作进行总结,对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党建铸魂”示范所建设情况进行观摩。

观摩会现场。

与会人员现场观摩。

学习交流经验做法。

自“党建铸魂”工程开展以来,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党委把“党建铸魂”工程作为培根铸魂、夯实基础、推动工作的重要抓手。党委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强化组织实施,围绕戒毒工作特色和队伍特点,指导分管部门持续深入开展党建工作研究和创新。各支部和广大党员压紧压实工作责任,结合工作实际,突出示范亮点,打造党建品牌,建立党支部及党员考核评价体系、创建“五有”党建特色品牌、开展“主题党日+”系列活动,形成了一系列富有特色、可圈可点的亮点品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开展‘党建铸魂’工程,主要目的是通过‘党建铸魂’,教育引导民警职工坚决筑牢政治忠诚,主动担当履职,深入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着力锻造一支有‘四个铁一般’司法行政戒毒铁军。”省戒毒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刘永红介绍说。

政治统领不忘初心

打造党建特色品牌

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教育矫治大队党支部始终坚持政治统领、党建引领,在“党建铸魂”工程部署中,扎实推进党支部建设,雷厉风行、闻令而动,坚持“五有”标准,打造“五心三不”党建特色品牌。在戒毒人员教育中体现“五心”,即爱心,细心,耐心,恒心和信心。在严实作风中落实“三不”,即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不让工作在我的手中出错,不让工作在我的手中滞留。

教育矫治大队党支部突出教育矫治工作中心地位,不断提升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戒治水平。拓展社会职能,稳步推进社会化延伸,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展新形象、展现新作为、体现新担当。

筑牢“七心”强党建

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七大队党支部积极创建“七心”党支部,以党建促队建,以党建促业务,着力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守初心,继承和弘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拥核心,自觉忠诚核心、拥护核心、紧随核心、捍卫核心;育忠心,彰显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锻造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司法行政戒毒铁军;铸警心,践行重要训词精神,做到坚定纯洁、让党放心,甘于奉献、能拼善赢,为场所“两确保一提升”工作目标贡献力量;尽责心,按照“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要求,锻造铁一般的理想信念、铁一般的责任担当、铁一般的过硬本领、铁一般的纪律作风;聚同心,营造凝心聚力、和谐包容、敢于创新、勇于争先的良好工作氛围,提升支部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葆廉心,筑牢理想信念之基,涵养高尚道德品质,时刻自律自重自省,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

创建“四强”党支部

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政治处党支部积极创建政治功能强、支部班子强、党员队伍强、作用发挥强的“四强”党支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政治功能强。强化政治机关意识,坚持以政治引领业务方向、以业务彰显政治效果,抓实政治理论学习,不断强化理论武装。

支部班子强。注重抓班子、带队伍,定期同支委谈心谈话,支委委员定期同支部党员谈心谈话,加强传帮带,帮助大家摆好站位、找准定位、发挥作用。

党员队伍强。在支部党员内叫响“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个堡垒”口号,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立足职能工作岗位争先锋、做表率,以敬业、敬业的工作状态,做好本职工作。

作用发挥强。当好党委的“左膀右臂”,切实为党委分忧解难,积极为场所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做到为领导服务,让领导更加信任;为基层服务,让基层更加满意。

全省戒毒系统推进“党建铸魂”工程开展以来,不断巩固深化统一模式建设成果,特别是在戒毒工作职能社会化延伸方面,主动落实戒毒人员衔接延伸和后续照管措施,全面履行指导支持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职能,不断巩固所内教育矫治成果。着力推进禁毒宣传“八进”活动,持续提高群众识毒、防毒、拒毒能力。积极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发挥警察在参与社区矫正执法中的威严性、正规化优势,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机制正在形成。通一系列工作,呈现出理论武装得到新加强,党建工作实现新拓展,队伍建设展现新面貌,服务大局彰显新作为的可喜局面。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