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教育基础 提升改造质量
——兰州监狱十个“常态化”强化罪犯政治改造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龚利芳 通讯员 乔兴成
今年以来,兰州监狱紧紧围绕“提高罪犯改造质量,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这一目标,丰富罪犯政治改造的内容和形式,积极探索实践,深入落实十个“常态化”,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改造效果。
常态化开展监狱党委成员为罪犯上政治教育大课活动。为确保罪犯政治教育的效果,监狱党委成员结合当月时事政治要求及教育主题,为罪犯上政治教育大课,使全体罪犯多方位、多角度、全过程接受到时事政治教育、道德理想教育、认罪悔罪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罪犯积极投身政治改造。
常态化开展“五史”学习教育活动。每周坚持利用“5+1+1”教育日时间,由政治教员给罪犯上不少于2个学时的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课,进一步增强罪犯对党史的了解和掌握,增强自觉接受政治改造的主观能动性。
常态化开展升国旗、宣誓活动。按照罪犯政治改造仪式工作安排,把每月1号作为各监区升国旗、宣誓日,在元旦、“五一”、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等节假日和重要纪念日,组织全体罪犯举行升国旗仪式。
常态化开展咏唱爱国歌曲活动。为加强对罪犯的爱国主义教育,监狱从近百首红歌名录中选出20首经典曲目,组织罪犯利用工余、业余时间学唱,确保每一名罪犯既能准确理解歌词含义,又能以嘹亮的歌声表达对伟大祖国的无限挚爱。在每天的队列行进中,数十个方队铿锵有力的歌声此起彼伏,汇聚了强大的改造正能量,形成了一道狱园特色的靓丽风景。
常态化开展观看优秀纪录片活动。每周一罪犯集中“教育日”,全体罪犯端坐于各自号室,通过兰州监狱罪犯网络视频教育中心认真收看《绚丽甘肃》《航拍中国》《创新中国》《厉害了,我的国》等优秀纪录片,向罪犯集中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科技、军事、民生、外交、扶贫等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使罪犯领略祖国飞速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深切体会到作为中国人的获得感、幸福感。
常态化开展爱国影视教育活动。教育科及时制定并实施爱国影视教育活动。经各监区推荐影片,教育科下载审核,主管领导同意后,通过启善楼LED电子大屏观看《建党伟业》《建国大业》《开天辟地》等经典爱国主义教育影片,让罪犯深入了解党的光辉历程和新中国的来之不易,引导罪犯缅怀先烈、不忘国耻,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使罪犯从心底热爱党、热爱祖国,自觉在党的感召下认罪悔罪、积极改造、走向新生。
常态化开展道德讲堂活动。为传承美德、弘扬正气,讲述伟大祖国在创建、发展阶段以及疫情防控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分享道德故事、道德感悟,兰州监狱积极开展罪犯教育讲师团道德讲堂活动。活动中,民警讲师结合国家安全教育日、雷锋日、端午节等节日节点,广泛宣传创建新中国的英雄儿女、发展新中国的爱国精英以及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以“讲故事”“诵经典”“听讲座”“谈感受”等环节为抓手,教育引导服刑罪犯深刻理解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精神实质,立足改造岗位,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常态化开展罪犯文体活动。为进一步激发罪犯积极改造的热情,2022年服刑罪犯运动会期间,教育科广泛调研,通过增设趣味项目,扩大奖励等方式,使超过90%的服刑罪犯都能参与到运动会各项赛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改造效果。通过“拉把手 一起冲”“我为监区加油”等文体项目,使罪犯将“要我参加”的观念转变为“我要参加”,既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又释放了改造压力,锻炼了体质。
常态化开展读书读报活动。监狱给押犯单位配发《甘肃监狱》《启明》以及爱党爱国书籍、传统文化丛书,在民警的组织下利用教育日、休息日朗读。通过读书读报,让罪犯了解国家大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相结合,与罪犯的认罪悔罪教育相结合,引导罪犯从认知和情感层面体会党、社会、家人的艰辛付出,激发罪犯家庭归属感和感恩赎罪意识。
常态化开展法治教育。为引入多元化的教育形式和手段,丰富罪犯改造内容,提升罪犯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兰州监狱多方协调,邀请院校专家学者、法律工作人员、律师等,通过多种手段为罪犯普及法律知识,解读法律案例,开展法律援助,鼓励罪犯积极学法、知法、守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引导罪犯放下心理包袱,消除错误认知,安心接受改造,早日回归社会。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