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监狱上半年亮点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2-08-04 10:20:56     来源:法治甘肃网

全力打造“六型”监狱

——酒泉监狱上半年亮点工作综述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王刚 通讯员 张世祥

  上半年,酒泉监狱紧紧围绕省监狱管理局党委“十个坚持,十个坚定不移”,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护航党的二十大,忠诚保平安”为主线,结合维护安全稳定、规范监狱执法、建设清廉队伍“三项重点任务”,扎实推进“政治建设+六型监狱”建设,全力打造全省模范监狱,监狱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法治化水平得到新提升,平安、法治、智慧、创新、活力、文明“六型”监狱建设亮点纷呈,成效显著。

平安监狱卓有成效

  紧盯“六无一降”目标,健全“打、防、管、控”四策联动机制,率先部署百日安保维稳大会战,先后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监管安全强化等5个主题月活动,重点实施涉黑罪犯教育转化攻坚行动,靠实进监带班监狱领导和督察科长安全隐患排查责任,创新狱情研判机制,做到安全管理“零脱管”、狱情处置“零遗漏”、关键环节“零漏洞”,荣获全省监狱百日安全竞赛一等奖。

  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实现有效地动态分析和管控,对全狱117个风险点评定风险等级,细化管控措施,实现安全风险管控“一张网”,隐患排查治理“安全链”,有效化解风险,消除隐患,遏制安全事故发生。

  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调整防控措施和执勤模式,强化进监人员、车辆、物资闭环管控,严格细致做好外出审批、轨迹摸排、个人防护、核酸检测、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率等防控工作,全力堵塞防控漏洞,确保“零输入、零感染,零事故”,实现监狱安全健康发展。

法治监狱持续深化

  广泛开展法治监狱建设工作调研,制定印发《进一步加强法治监狱建设实施方案》,细化具体任务36项,联合酒泉市法学会召开一季度法治监狱建设专题理论研讨会,进一步拓宽法治监狱建设路径措施。以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为目标,强化针对性业务培训。

  全面推进“一平台两中心”建设,实现证据资料在线审核、永久保存和批量报送,建成监狱执法办案中心,推进实现办案质量、办案效率“双增”,案件错误率、基层工作量“双减”。积极与检察院、法院沟通,规范假释法律文书2项、财产性判项证据资料2项,29名罪犯申请利用劳动报酬履行财产性判项。深入推进刑罚执行一体化,加强与司法局协作配合,联合开展训诫教育和心理辅导,形成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高效运行一体化工作新格局。

智慧监狱提档升级

  坚持“贴近实战、注重实用、力求实效”原则,持续优化智慧监狱应用功能,进一步优化AB门管理系统、周界防范系统、视频监控报警系统、民警执法移动终端系统“四大系统”。

  加大内部业务流程整合优化,统筹推进指挥中心、监区指挥室和监管现场警务终端运用,拓展监狱执法管理、安防指挥、教育改造、联防联动等信息化应用,推进警务管理、罪犯改造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加快实现设施联通、网络畅通、平台贯通、数据融通,实现大平台共享、大系统共治、大数据智慧,实现用科技信息力量为平安监狱建设保驾护航。大力推动智慧监狱深化应用,监狱业务应用产生数据220余万条,居全省首位,应用效果明显。

创新监狱成效显著

  率先在监狱系统建立监狱特色的内控管理体系,加强廉政风险点管控,将制约内部权力运行嵌入采购内控各环节,形成监督合力,有效防范各种风险,运用智能硬件及终端,实现智能化实物资产管理;编制《酒泉监狱内部控制手册》,明确风险防控管理流程,全面推进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向科学化、精准化、规范化迈进。

  聚焦“1366”教育体系建设,建成罪犯网络视频教育中心和出监教育模拟实训中心,实现行政区与监管区的互动教学和各类教育视频的转播点播。实施“一区一品”特色文化品牌建设,与敦煌市博物馆合作,深入推进敦煌文化进监工程。

  狠抓队前讲评,形成“233”队前讲评工作模式,即《服刑人员行为规范》《酒泉监狱罪犯规范化管理执行手册》“两规范”,日常讲评、周集体讲评、月总结讲评“三讲评”,讲评的规范性、全面性、实用性“三性”。通过强化队前讲评,结合“学、练、比、评、考”,青年民警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管理教育水平和执法能力明显提高。

活力监狱稳步推进

  积极开展民警职工家访活动,广泛开展节日慰问、住院慰问、封闭执勤民警职工家庭慰问和离退休老同志慰问活动,及时将监狱党委的关怀关爱关心送到身边。完善文体娱乐中心建设,开展线上线下运动,开展做广播体操,举办运动会、集体生日会、道德讲堂等活动,积极参与酒泉市首届政法机关全民健身运动会和酒泉市总工会举办的各类征文活动。监狱荣获市总工会“五一劳动奖状”。

  优化项目调整和资源配置,创新“小单元、片区化”管理,完善质量责任考核体系,加强订单和成本管理,加大智能化设备投资力度,获肃州区一季度企业销售额增长奖励,上半年完成产值同比增长1

责任编辑:贝昕瑞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