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刚性“力度” 释放柔性“温度”
——省司法厅创新推行行政柔性执法模式综述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龚利芳
近年来,省司法厅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规范权力、严格执法为前提,以转变理念、执法为民为导向,创新推行行政柔性执法模式,着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聚焦发展大局 提高政治站位
把准方向。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和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注重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作用,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立足职能,主动作为,围绕大局,定向发力,坚持严格执法与柔性执法相统一,全面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为有形有感有效改善营商环境、助推全省高质量发展贡献司法行政力量。
高位部署。省司法厅按照省委部署,先后组织召开全省提升行政执法水平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全省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会议,高规格部署推行行政柔性执法,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省司法厅多次召开工作推进会议,坚持周通报、月总结制度,层层传导压力,逐级压实工作责任,采取专项督导、随机抽查等方式加强督查检查。
建章立制。围绕服务保障“六稳”“六保”工作大局,省司法厅印发《甘肃省关于全面推行行政柔性执法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全面部署行政柔性执法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制定《甘肃省法治建设绩效考评指标(2021年)》等文件,明确提出行政柔性执法的约束性指标,强化考核评价引导。出台《甘肃省法治化营商环境问题投诉举报处理办法》,畅通渠道接受社会监督,倒逼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严格执法。
聚焦执法理念 优化执法方式
注重执法“刚性”。省司法厅把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作为根本要求,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大重点领域执法监督力度,扎实开展集中专项整治,充分发挥行政执法刚性约束作用。协调指导执法部门精准识别执法情形,引入法制审核机制,对不适用从轻、减轻、免予处罚的案件一律严格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切实维护法律权威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体现执法“温度”。省司法厅坚持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执法理念,推动各级行政执法机关积极转变执法方式,依职权主动实施行政柔性执法,做到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刚性”与“柔性”相统一,以最低的执法成本换取最大的社会效益,充分释放行政执法的温情善意。
把握执法“弹性”。省司法厅全面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建立简易引导、容错纠错、守信激励3项机制,综合运用行政指导、行政告诫、行政奖励、行政约谈、审计监督、跟踪回访、教育说理等7项非强制执法手段,办理执法案件38.76万件,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
聚焦社会关切 创推“两轻一免”
坚持试点先行。省司法厅把实行从轻、减轻、不予处罚的“两轻一免”清单作为推行柔性执法的创新举措,发挥省执法协调小组办公室作用,通过联合调研、联席会议、联合发文等形式,会同相关部门创新落实“首违不罚”清单,为全省推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坚持提质扩面。省司法厅主动向社会公开行政处罚从轻处罚清单、行政处罚减轻处罚清单、轻微违法行为免予处罚清单,并实行动态调整。截至目前32家省级执法部门公布859项清单事项,市、县、乡三级行政执法机关对标省级全面公开 “两轻一免”清单,执法公信力、社会满意度大幅提升。
坚持提升能力。2021年8月报请省政府印发《甘肃省行政执法能力三年提升行动方案》,组织实施行政执法能力全员培训、“三项制度”全覆盖、行政柔性执法提质扩面等“六大工程”,为保证执法办案质效奠定基础。2020年以来,全省累计办理行政柔性执法案件66.17万件,其中适用“两轻一免”清单办理31.84万件,覆盖全省重点执法领域,惠及群众数十万人次,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