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落实“三举措”推动法援工作稳步发展

发布时间:2022-07-05 22:58:29     来源:甘肃法制报

打造平台 提升质效 健全机制

——定西落实“三举措”推动法援工作稳步发展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孙涛 通讯员 张邺

今年以来,定西市法律援助机构着眼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通过打造服务平台、提升服务质效、健全服务机制,全力推动全市法律援助工作稳步发展。

以服务平台为抓手

实现法律援助实体平台全覆盖

定西市充分释放法律援助优质服务资源,依托12348法律服务咨询热线和甘肃省公共法律服务政务平台,实现平台、网络、实体全覆盖、一体化优势。

目前,全市已建成8个法律援助中心,分类分批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206个,依托县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乡镇司法所,基本形成市县乡村四级法律援助服务体系,实现纵向持续发力,全流程闭环办理。同时,充分发挥乡镇、村社两级法律援助指引、转介作用,通过与县区法律援助中心双向流转和协同办理,实现群众有需要,法律援助就有响应,让人民群众切身享受到法治带来的红利。

以服务内容为核心

全面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质效

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整合服务资源,创新服务内容和方式,实现法律援助服务多元精准“滴灌”。今年以来,定西市聚焦司法行政职能,推出务实管用《十条举措》,全市法律援助机构认真推动落实,通过优化办事流程,压减办理时限,极大方便群众申请办理。目前,法律援助受理期限已由7日缩短为2个工作日,对因经济困难申请法律援助,在如实说明经济困难状况后,全部实行告知承诺制。

同时,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特别是对情况紧急的,可以先行受理,事后补办手续;对行动不便的采取电话预约、市域内异地申请办理,竭力维护各类社会主体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507件,其中,办理农民工案件975件,涉及农民工欠薪法律援助案件853件,欠薪金额270余万元,提供农民工法律援助咨询1271人次。

以服务机制为保障

推进法律援助工作纵深发展

强化制度建设,突出法律援助“就近施援”。近期,通渭县法律援助中心受理了一起农民工欠薪案件,考虑到诉讼行为发生地在外地,法援中心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与发生地法律援助中心联系,通过发送协办申请函、转送受理材料等方式,做到转案无缝对接,从源头避免群众办事两头跑、时效低、成本高的问题,努力用辛苦指数换来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今年以来,定西市大力推行异地办理,挖掘开辟市域法律援助工作新模式,对涉及农民工讨薪、工伤申请、现役退役军人及家属申请法律援助的,在免于经济困难审查基础上,实行定西市域内法律援助异地办理机制,打破申请人因户籍地、用工地、居住地等地域限制,就近申请法律援助。市、县区法律援助机构作出的《给予法律援助决定书》《指派通知书》在市域内效力等同,实现一网转送、一纸签派,一次性办结。目前,已通过市法律援助中心指派案件3起。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