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嘉北司法所“五字”要领推进矛盾纠纷有效化解

发布时间:2022-05-05 15:07:52     来源:法治甘肃网

切实增强群众司法获得感

——嘉峪关嘉北司法所“五字”要领推进矛盾纠纷有效化解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苗丰俊 

为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百日攻坚”和“调解促稳定 喜迎二十大”专项行动,进一步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近期,嘉峪关市司法局嘉北司法所“五字”要领深入推进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切实增强群众司法获得感。

(Y,配图)嘉峪关市嘉北司法所:“五字”(12925061)-20220505150918

       司法所工作人员正在调解邻里矛盾纠纷。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苗丰俊 摄

突出“源”字

把人民调解工作的关口前移到矛盾纠纷产生的源头上来,努力预防和减少问题发生,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群众自治组织作用,将着力点放在源头预防和前端化解上,妥善解决好群众身边的“小矛盾”,把法治宣传、教育引导作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重要载体和重要手段,引导群众通过理性、合法方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坚持从源头上预防各类矛盾纠纷的发生。

抓住“早”字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抓早、抓小、抓苗头”,聚焦重点工作、重点领域、重点群体、重点人员,切实发挥人民调解员工作力量,逐人、逐户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行动。司法所窗口前移将工作触角延伸到户、人,对有倾向性、苗头性矛盾纠纷早介入、早干预、早处置、早回访,牢牢牵住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牛鼻子”,将各类矛盾纠纷紧紧吸附在基层,确保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

落实“快”字

充分发挥“访调对接”“诉调对接”“公调对接”功能作用,不断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开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绿色便捷通道,对“末梢神经”发现的纠纷,迅速反应分流调处,第一时间启动“三官一所一律”工作制度,及时预防研判,综合评定风险等级,多方联动联调,收集调解意见,制定调处化解方案,形成调处矛盾纠纷的合力,加强对陈年积案、疑难复杂纠纷的跟踪调处,上门详细掌握情况,讲政策、讲法律、讲人情、讲后果、讲前景,确保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得到有效化解。

聚焦“实”字

坚持“见人、见事、见时间”,对排查发现的各类纠纷,动员互联共转单位共同参与,定向把脉,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优势,为经济困难的纠纷家庭提供就业渠道,让互不信任的夫妻解开心结,使失学逃学青少年找回自信,用诚心劝导邻里解开心里疙瘩,促使心理、精神疾病人员得到救治,形成上下互动、左右联动的“组团式”纠纷疏导化解模式,切实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强化“责”字

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及时梳理归类、汇总登记、建立台账,明确责任单位、包抓领导、调处时限、进展情况,将易发多发频发的矛盾纠纷作为排查化解的难点、重点、焦点,逐一落实包案领导和化解责任,确保纠纷调处工作目标明、责任清、措施实,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