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持续增强基层工作力量,结合开展机关干部常态化驻守(村)社区工作,进一步提高辖区居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12月31日上午,城关区雁园街道北面滩村社区与兰州市城关区检察院共同开展了“法律进社区”宣讲活动,社区工作人员、居民代表40余人参加。
城关区检察院检察官孙宝芳从什么是电信诈骗、电信诈骗的常见形式、如何识别防范电信诈骗以及被诈骗后该如何做等展开阐述。介绍了冒充公职人员、电话推销、利用二维码诈骗等十余种常见的诈骗形式,结合典型案例讲解了日常生活中如何辨别和预防掉入电信诈骗陷阱,让参会人员充分意识到安全防范的重要性,提高“免疫力”。对当前一些居民容易上当受骗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地讲述了不法分子如何利用群众法律知识欠缺、好奇心、贪图小便宜等心理实施诈骗,提出了行之有效的防范建议。最后还提醒大家要增强网上保密意识,做到“不轻信、不汇款”,不向陌生人透露自己或家人的身份信息、银行卡密码等,更不要将资金转入陌生账户,如不慎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应注意收集和保存相关证据,及时拨打110报警。
通过此次讲座,让村社区干部对电信网络诈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便于在村社区工作中开展宣传活动,并将持续多角度、全方位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不断提高群众识别和防范电信诈骗的能力,为辖区居民筑牢安全屏障,努力构建“群防群治”的防范诈骗网络生态,营造“人人识诈、全民防骗”的浓厚氛围。
驻守干部驻守村社区由“临时性”变为“常态化”,从“战急时”转向“保平时”,驻守的是工作重心、人员力量,提升的是服务意识、能力水平、党群关系。机关干部常态化驻守社区,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实现“基层组织增活动、党员干部受教育、居民群众得实惠、社会治理上水平”的目标,真正让基层群众体验“家门口”的法律服务。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基础部分。机关干部常态化驻守社区工作从根本上发挥了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作用,在壮大了村社区工作队伍的同时,也有效弥补了村社区在基层治理工作中存在的力量薄弱、方法单一、服务群众能力有限等短板和不足,为村社区提供了人才保障,为加快村社区发展建设和进一步完善村社区治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杨燕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