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四个锦囊”赋能基层依法治理

发布时间:2021-09-14 21:43:46     

近年来,平凉市崆峒区以法治建设示范创建为抓手,综合运用考核评价“指挥棒”、融合共治“助推器”、定分止争“解压码”、法治文化“新地标”“四个锦囊”,多层次多领域助力依法治理,全面夯实法治崆峒建设的基层治理基础。

健全保障体系

用好考核评价“指挥棒”

科学谋划法治崆峒建设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突出强基层导向、补短板目标、优效果定位,围绕基层法治建设工作考核4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开展常态化督察、检查、评价、反馈。坚持把法治建设纳入党政工作报告中整体谋划、统筹推进。严格落实《甘肃省党政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年终述职内容工作的实施方案》,将法治建设成效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法治崆峒考核分值在综合考核占比中实现大幅提升。

构建联动机制

用好融合共治“助推器”

坚持完善“自治、德治、法治、智治”相结合的社会治理体系,制定印发《平凉市崆峒区加强法治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加强与民政、综治等部门对接,压实了相关部门(单位)主体责任,确保法治乡村建设工作落实落地,深入推进基层治理的法治化、科学化、规范化。逐步实现各乡镇(街道)合法性审查工作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将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社区公约纳入审查,不断拓展工作外延。成功打造“老街坊”“张小惠”调解室等一大批基层治理法治化服务品牌,成功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3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5个。

突出高效衔接

用好定分止争“解压码”

坚持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效联动,深化警调衔接、访调融合,实现物调、婚调、交调等行业性专业调解组织触角在基层延伸扩面。发挥三级矛调体系整体建设优势,重点优化镇村两级推进合力,综合运用调解、信访、仲裁、援助等多元化手段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今年镇村两级调处各类矛盾纠纷达1472件,成功率达98.1%,实现了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深入推进行政争议预防化解,督促基层行政机关负责人积极出庭应诉,2021年以来成功调处涉及镇(街道)的行政争议共计4件。

推动传承创新

用好法治文化“新地标”

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法治与文化同镶嵌,充分挖掘崆峒本地传统法治文化内涵,打造以《宪法》《民法典》等现行法律为重点的法治文化宣传阵地,创建平凉十中、区司法局机关等法治文化地标。释放基层治理中法治的引导、教育、同化效应,打造法治文化景观带,集中建成了一批集休闲、娱乐、普法于一体的法治文化广场和法律图书室,在省级以上民主法治村确保法治广场、公园、长廊、墙绘实现全覆盖。(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龚利芳 通讯员 李小迎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