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行实干践誓言写忠诚
——省第一强戒所掀起向何延文同志学习热潮
7月26日,本报刊发《他把一生献给心爱的戒毒事业 ——追记甘肃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二大队副教导员何延文》一文;8月2日,本报再次刊发《纵然平凡,也湮没不了带给我们的感动》一文。连日来,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各党支部将何延文同志先进事迹作为鲜活教材,组织广大民警通过追思会、宣讲活动、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追忆何延文同志工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重温他的优秀品格,表达对战友的难舍之情,掀起向何延文同志学习的热潮。
用涓涓细流洗涤戒毒人员心灵
自参加工作以来,何延文一直扎根基层。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无论对待同事还是戒毒人员,他总是将热情、善良、细心、负责的精神践行得淋漓尽致。他始终贯彻“以人为本、依法管理、科学戒毒、综合矫治、关怀救助”的原则,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名戒毒人员。因为他的悉心教育,让众多浪子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何延文曾在案例思考中写道:“以激发戒治动机为核心,以戒除毒瘾为重点,教育引导其正确看待戒毒工作的目的,让其理解国家开展强制隔离戒毒是教育挽救吸毒者,更让其认识吸毒者‘是吸毒者、是病患者,更是受害者’”。
“我师父传授给我的因人施策、用心用情用爱教育矫治戒毒人员的方法技巧,以及严谨细致、依法公正诊断评估戒毒人员的执法原则,让我永生难忘、终身受益!”六大队年轻民警吉利星满含泪水地说。
戒毒人员丁某某被送到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后,是何延文把他从入所队接到了二大队。“一个人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错不改,最后导致错上加错。希望你抛去一切心中的杂念,安心戒治,努力学到一技之长,为将来回归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回忆起刚入队时的情景,丁某某对何延文当时语重心长的教诲仍记忆犹新。
“话不多,但打动了我的心,从那时起,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踏实走好自己的戒治之路。今天,他离我们而去了,他的谆谆教导时常回响在我的耳边。”丁某某说。
戒毒人员刘某,腿部残疾且长期无人接见,导致思想压力大情绪偏激,时常以身体残疾患有疾病为由抵触教育矫治。何延文在掌握这一信息后,第一时间采取了做深入细致思想教育工作和用真情真心感化双管齐下的方法,在加强与该戒毒人员沟通交流的同时,细心询问他的日常生活。经过一段时间的思想教育和真情感化,稳定了该戒毒人员的情绪。
何延文视戒毒人员如自己的孩子,无论年纪大小,在他们犯错时谆谆教诲,在他们思想波动时细心开导,俨然一个“父亲”的存在。一遍遍谈心谈话,一次次说服教育,他用职责和大爱,感化冷漠、说服无情、挽救心灵。
2021年5月下旬,戒毒人员马某因为延期,情绪出现较大波动,和管教民警关系紧张。何延文从其成长经历入手,科学分析,准确研判,指导该戒毒人员调适心理,回顾总结此次戒毒经历,分析屡次违法违纪的深层次原因,帮助其顺利完成出所教育回归社会。马某深有感触地说:“何警官的关怀就像亲人一样,让我感觉没被这个社会抛弃。”
作为二大队副教导员,何延文将日常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在对戒毒人员进行日常教育的同时,更加注重对戒毒人员技能的培养, 将落实戒毒人员技能教育贯穿日常习艺劳动始终,帮助戒毒人员练就熟练技能、养成良好习惯、培育协作意识,让解除强制隔离人员掌握一技之长,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戒毒人员成功戒除毒瘾插上“梦想的翅膀”。
戒毒人员马某,家庭贫困,又没有一技之长,意志消沉,对未来失去信心,破罐子破摔,最终染上毒瘾。马某入所后,何延文常对他说:“到戒毒所来,两年的时光一定要倍加珍惜,不光要戒除毒瘾,还要学习一技之长,戒毒所也是学校,只要你肯学肯干,康复出所后就有立足社会的技能了。”接下来的日子,何延文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技能培训,最终让其重拾自信。后经电话回访, 马某出所后已经在南方服装加工厂找到了一份待遇不错的工作。
“何延文注重戒毒人员技能教育,始终将技能教育贯穿到戒毒人员习艺康复训练中,手把手示范,耐心细致讲解,帮助戒毒人员掌握谋生技能,养成良好劳动习惯,为把戒毒人员培养成有用之人尽心竭力。”七大队民警朱泽说。
用实际行动诠释对事业的执着
在任何一个岗位上,何延文都始终秉持党性,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践行对党忠诚的誓言,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事业的执着。
何延文是一个善于钻研业务的人。在戒毒管理工作中,他总是把努力掌握业务知识作为首要任务,一有闲暇时间,他便捧起各类法律法规书籍和规章制度文件认真阅读,对一些重要内容总要画上重点记号,反复学习领会,直到学懂弄通为止。为掌握更多的业务知识,提高业务工作能力水平,他经常带着问题主动到职能科室请教、探讨,并对科室的工作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尤其是遇到制度规定修订,他总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建议,给科室同志留下了深刻印象。
何延文是一个严谨细致的人。他能从细小的情节发现戒毒人员的不稳定因素,并积极了解原因及时调整好戒毒人员的思想。2019年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何延文正在习艺现场查验,发现一名戒毒人员有短时间的发呆走神,和平日里的表现不一样,心思细致、缜密的他思考片刻,上前与这名戒毒人员进行了交流,虽然没有了解到什么不合理的事,但他在这名学员细微的表情上、说话的连贯性和语言逻辑上发现了不对劲。趁着戒毒人员集体上厕所的时机,何延文检查了这名学员的座椅和缝纫机位,果不其然在缝纫机下面的抽屉里发现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写了两行字,大概内容是和另外一名学员有仇,准备伺机报复。发现这一情况后,何延文迅速把这名学员带到僻静的地方展开了谈话,用他那独特的谈话技巧进行引导和教育,从而避免了一次违纪事件发生。20余年来,何延文坚守在基层一线,执法严谨、细致入微,为维护场所安全稳定尽职尽责。
何延文是一个敢于担当的人。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他主动学习掌握有关政策法规,始终将线索排查、摸清底数作为重要任务。在他看来,戒毒人员是违法人员,在社会上游手好闲,有些可能会与一些黑恶势力团伙有交集,有些虽无交集,但可能掌握有价值的线索,所以必须把人员线索排查作为戒毒场所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中之重,务必将人查清,把线索挖净。只要他值班,就在戒毒人员中进行宣传动员,鼓励戒毒人员积极检举揭发身边的涉黑涉恶人员和黑恶势力团伙,尤其是每有新调队人员,他都要一一谈话,深入了解情况,收集有价值线索并整理上报,为场所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发挥了应有作用。
何延文是一个视安全为己任的人。他始终将安全稳定放在首位,凡事想着安全、顾着安全,不折不扣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直接管理制度,在他当班期间从未发生过任何安全事故。他工作从不含糊, 在戒毒执法过程中,从没发生过任何纰漏。在他从警的20余年里,他以点滴小事感动着身边的每个人,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着“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王刚 龚利芳)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