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情做调解 依法依理化纠纷
——记甘州区司法局诉前纠纷调解委员会
甘州区司法局诉前纠纷调解委员会于2020年8月成立,调解员都是从基层司法所退休后选聘到诉调委的。他们以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实际行动践行司法为民的服务理念,用心用情做调解、依法依理化纠纷,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口碑。
“宁可早到30分,不让群众等一分”
“宁可早到30分,不让群众等一分”,这是诉调委恪守的工作纪律。
诉调委开展工作以来,每个月就有200多件诉前调解的案子分流到诉调委,许多当事人都住在乡镇,为及早赶路,经常8时30分不到就到了诉调委。针对这一情况,诉调委主任甄学军与大家商定,一是将调解时间、地点和要带的资料及时准确通知给当事人,二是务必提前半小时到岗,不要让群众等待。
从此,大家恪守着这一不成文的规定,时间一长,习惯成自然。他们每天早上8时前都到了办公室,相互打个招呼就开始工作了。一边整理资料,一边交流前一天调解的案件。到8时30分,他们已忙碌一阵子了,有赶早来的群众,也被热情地带到了调解室,递上一杯热水,便开始了悉心交谈。若遇到下班时调解工作还没结束,调解员会征得当事人同意,宁可迟下班也要努力把纠纷化解到位。
“服务群众就是职责,有理没理都得受理”
“服务群众就是职责,有理没理都得受理”,这是诉调委坚守的工作理念。
诉前调解室里总少不了吵吵嚷嚷的事。面对这种情况,调解员分头安抚,做当事人的思想工作,依法依理劝解,想尽办法平息当事人的怒气。
有一回,当事人不服诉调委的调解,又不愿到法院去诉讼,对负责调解的崔学贵指着鼻子大骂。崔学贵则站起来,给当事人杯子里续上水说:“老王,来!坐下喝口水,有啥不满你尽管说,我听着,但咱们得讲理。”那位当事人再没吭气,过了10来分钟,突然开口说:“崔主任,你也别着气,我就是个暴脾气,就凭你的态度,我信你,我们继续调解吧。”崔学贵呵呵一笑,赶紧联系另一方当事人,很快成功调处了这起纠纷。
“件件纠纷放心上,不让群众多跑趟”
“件件纠纷放心上,不让群众多跑趟”,这是诉调委秉承的工作作风。
有一次,调解员冶好俊电话联系当事人,对方说不是他要找的人。按理说,只要联系不上当事人的案件可返回分流中心,走法院诉讼程序。但冶好俊没放弃,按照材料上给的地址,骑上自己的电动车到当事人家里去找了,结果家里没人。冶好俊不甘心,又去了两次,总算找着了。一问才知道当事人把电话留错了,当事人对此深表歉意,但冶好俊说:“我跑几趟不要紧,只要能调好你们的纠纷就行。”
今年3月,调解员郑积军接到一起纠纷,当事人是甘州区花寨乡的农民,2019年受雇本地一个工程公司到新疆施工,不慎从高处坠落盆骨等多处重伤。郑积军考虑到当事人家离诉调委路程远,行动又不便,就决定以电话方式先和当事人沟通调解意见,再与另一方协商,这样就让当事人少跑趟。经过反反复复几次意见交换,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工程公司一次性给当事人支付了54万元的赔偿金,同时还承担了前期垫付的6.7万多元的医药费。(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龚利芳)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